草草读完,因为感觉主人公的话语的确有点拖沓啰嗦,原本是打算学习作者如何展开故事情节的叙事方式,却不知不觉被带进主人公的情绪节奏之中,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大师水平吧。
其实故事情节简单:一个不甘平淡的年轻妇人,与一个英俊的流浪汉私通之后合谋杀害自己的丈夫,并通过法律的漏洞和保险行业的诡计,获得了其财产及意外保险赔偿金。原本两人可以高枕无忧享受生活,却因相互的猜忌和恐惧将他们推向相爱相杀的可怕境地,然而由于怀孕和彼此之间仍然残存的爱意,让他们几乎冰释前嫌,却又因为一场意外车祸,将二人的秘密暴露,最终以一人车祸死亡,一人受到法律法律严惩收场。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推进整个故事。也许由于翻译的原因,小说读起来不能感觉一气呵成的流畅感,甚至偶尔会有矫情难懂的表达。其实很多欧美的小说读起来多少都有一点这种感觉,由于使用语言的方式及表达方式的差异,有时候会感觉他们说话浅显而啰唆,常常为表达一个小小的情绪而使用大篇幅的简短对话,不能像中文那样一语几关,简练精准老道。
但也许正是这种浅显而啰嗦的表达,又会让你感受到它们与中文小说不一样的魅力,完全出自于主人公的直白,让你能够真实而又无法躲避地被他的情绪带进,而无法自我臆想。中文小说却常常留出让读者自由想象,并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思考和评价的空间,但又常因自己的局限往往曲解了故事原本的意思,读者的主观情绪多了,反而少了阅读中与作者隔空交流的那种乐趣。
这个故事最精妙的在于,当你费尽心思精密筹划之后,老天总会与给你开一个大大的玩笑,似乎在戏谑你之前那种傻傻的认真和执着。人在命运的面前,难道总是那样的微小和可笑吗?人们常常为了掩盖这种尴尬,杜撰出人定胜天,或者奋斗改变命运的笑话,其实那是为了掩盖前一个谎言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编出的新的谎言罢了,当谎言说得多了,也就变成了真的。命运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是用来抗争的吗?抗争命运一定就是正确的吗?还是应该乖乖的顺从?命运应该是一个客体存在,是一个通道,你可以在通道里狂舞乱奔,也可以闲庭信步,但一旦踏出界限,你就是在同命运的抗争;一旦踏出通道,你就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命运从来都不是坏的,而抗争命运从来都不是好的。
小说的另一特别之处在于,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铺陈两人合谋事件,他们是如此的怯懦、胆小而又贪婪、残忍,对此,也许读者会有几分审美疲劳,毕竟干坏事的人,都有这些品质,似乎这已是坏人的标签,对于常人来说,早已擅长批判和不齿,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干得出来的事情,也是我们极力远离的。自此,读者大都可以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去俯视他们的黑暗。
然而高明之处在于,在故事的尾声,仅用了几页纸的篇幅,轻描淡写出人性中最隐秘而又最具力量的东西:猜忌与恐惧,这两样东西似乎都不是最令人鄙夷和仇视的,也许正是与我日夜随行的,每个人都可以大方承认,难道谁没有恐惧过,谁没有猜疑过吗。看似寻常的两种心态,却常常会带来无法想象的杀伤力,它足以让你杀死你最至爱的人,包括自己。这样一个简短的小节,再也不会让你悠然自得的去评判主人公的命运,而是对每一个看者内心打下一击小而有力的拳头。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总是能够找到现成的道德标准去轻易的评价,但是又有多少人清醒而又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的内心深处,那一屡隐蔽而诡秘的存在?
201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