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看到这个故事:前几天,一个刚高考完的妹妹来我家里串门,随手拿了家里的一本书,饶有兴致的读了起来,她捧着书,安安静静的读了起来,期间还勾勾画画,可以看出来,她非常赞同书里的观点。
她以很快的速度,半小时看完了一章里面的3个小节。看完后,欣喜的跑过来给我说:“这书里面的观点太好了!说得有理有据,简直是刷新了我对学习的认识!”
我听到了,既欣慰又有些质疑,半个小时就收获了这么多么?
于是我索性就问了句:“那现在我关上书,你来给我分享下第1节大概讲了什么,这位作者讲一个道理的时候,一般是怎么去支撑自己的观点的呀?”
她想了想,慢慢地说道:“大概就是讲每个人天资不一样,然后努力需要策略,然后学习有规律的……支撑就是举了些例子……”
我继续问:“那第一节的思路还记得吗?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
她沉默了许久,苦笑道:我好像想不起来了……
别以为事不关己,其实很多人读书就是这个样子,急于求成,急匆匆的读书,却什么也没读明白,越读越焦虑,焦虑久了,让人产生了读书一点用都没有的错觉。
学而悟道,有时候一年只读一本书就够了,有时候一万本都不够。
这取决于,你读了什么书,更重要的是,你是如何读的:你有没有读进去把自己活埋在里面,又有没有读出来敲打出一个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