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里电影里,似乎善恶总是那么的分明,总是有一个反派无恶不作,以此来证明正派有多么正义,而在现实生活中,善于恶,好与坏的交界却是那样的模棱两可。
今日,我的表弟志超,文东来我家与我弟弟玩,我弟弟约摸9岁,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本为常事,接着,我便看见我弟弟与志超玩得好,他们总是挑文东的刺,总是凶他,骗他,玩时也不带他玩,让我忆起那些书中幼时被欺负的孩子们,我顿时觉得弟弟们很坏,我问他们,他们便与我说,是文东喜静,好一个人。后来与弟弟谈话,弟弟说他觉得文东总是找他们麻烦,他们也没有不跟文东玩,我告诉弟弟,文东的母亲离开了,去了很远的地方,不会再回来了,但是你不是,你有着温暖的家庭,所以我希望你能够给予他多些关爱,他点了点头,顿时没了往日的调皮,若有所思。
后来我细想,发现文东确实也有些捣蛋调皮,许是我带着怜悯去看他,才会觉得他如此可怜,不能受一点委屈。
忽而想起,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我总认为弟弟这样做是坏的,不对的,我想让他当个好人,确切的说,是当一个没有瑕疵,什么都能够做的令人满意的人,殊不知,其实在我指正批评他的过程中,我也算是一个坏人,他也会说,姐姐对他很坏,总是骂他。霎时明白,也许好与坏,善与恶并非如此简单地定义,孩子的世界也好,我们的世界也罢,人与人之间,不会一直都是善的或是恶的,两个人吵架也并非很确切得知晓谁正确谁错误,只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磨合的过程罢了。
知晓了这些,该指正的错误我仍会去尝试与弟弟交流,但我不会再说他怎么这么坏,也许小孩子之间,对比,不和的想法展露无疑,这也许也是一种单纯与童真的行为吧,我会尝试着跟他讲,也许这么做,不当。
想到弟弟若有所思的模样,我心中的困惑消散了许多,也许孩子懂得远比我们所以为的多,那就让他们相互磨合,共同成长吧。
叮咚,门铃响起,打开门,两个表弟又开开心心的进了我们家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