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在文章的开头,自己先阐发好一个观点,那就是这篇文章作者自己都不太清楚会是属于什么题材,因为枫叶只是把所想的单纯写出来,或许没有展开层次有点混乱,或许跑离题目也是很有可能的。
有一种“寄托”叫明天,有一种“期待”叫未来。
这是自己内心想阐发的一个东西,我把它融合成了题目这两句话。
到了现在其实自己都还觉得自己文笔真的说不上好,现在来写这个主题真怕破坏掉书写它的这个期待性。
开始正文
归根而言,这种期待性来于自身的体验,因为自己应该也是这样一种人,我习惯称呼它是一种特殊病症,不危害身体健康,却应用于很多人。
接下来,我要很严肃地来分析一下。
其实,很简单地可以理解到,所谓的“期待”和“寄托”是一种变相的心理安慰和夸大式的自我相信。当然,这是我总结的,对不对再另说。
在逻辑学当中,凡事讲究因果逻辑推理,而这种病症其病因,无非就是眼前的局势不好,自身的处境很糟糕,外界环境的恶劣已经摧毁掉内心环境坚持抗争下去的勇气。这种情况下,内心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让自己妥协却很体面的理由,就是来让自己相信未来甚至明天都会get better,这种理由不会让自己对于自己产生失望,而会树立新的信念来改善内部环境。
说到这里,可能感觉到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就像人体会自动修复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一样,这就可以比作人体会自动稳固心理环境的自我调节。
没错,刚才所说的在现在心理学当中也算是一种心灵疗法吧。而上面讲述的也并不是那种病症患者。
所谓的病症患者是“期待”与“寄托”下的二次从犯,甚至多次从犯,他们在新的心灵依靠下依旧没有去寻找前行的道路,而是在美好的愿望下该吃吃,该玩玩,在美好前景破灭之际,再次开始开启那“心灵疗法”......
给自己一个希望在前方,给自己一个鼓励在未来,真的没有什么不好。
能让自己变得更有动力,有方向是好事情。
可是把未来和明天作为一种心灵安慰的药剂,麻醉地注射入自己的机体,在药效之下忘记现有疼痛,在现在的环境之下仍然快意自我,在一遍遍重复的期盼破灭与安慰之间,时间就无情地过去了.......
可怕在于韶华白首,一事无成,经年再回首,人生无所留。
明天会更好,我记得,好像还是一个歌曲的名字,这五个字其实还挺不错,至于怎么个不错法,还得看自己怎么认为,怎么应用。
在现实之中,想说的是所谓的成功学太多了,你觉着呢?
各种建议啊,各种方式啊,听的你是热血澎拜,恨不得立即就去冲起来,也有很多人为成功者和失败者定义,甚至连血型,星座都可以来进行分析一番,有时候,真的会忍不住赞叹一声“厉害厉害”
你看过多少成功学呢?有认真的去按上面一直走下去吗,其实很多道理都很对,有些一些人介绍的也没错,照本宣科的来成功的几率不能说很大,但大致的方向是没有太大错误的,而为什么大多数人看到成功学后没有成功?因为许多人把那种成功学之后的成功作为一种美好前景,所谓的行动并没有很踏实的推进下去,当然,这么说也不全面,因为影响成功的因素太多,不能说踏实+真理 就一定= 成功。
怎么说呢?愿望美景确实很安慰人,它可以是麻醉药也可以是助力剂。
另外想说的是,明天终究也只是明天,而所有的今天都是明天,未来终究只是未来,你永远活不到那里,因为你在变,未来也在变。你觉着呢?
结束
现在对我来说,一篇文章随笔不写到最后,都不会知道写成什么样子。
今天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