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诗人杜甫和李白,想必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般我们说到齐名的大抵总有一个更厉害而另一个稍微逊色,可“李杜”被誉为唐代诗坛的双子星座,似乎的确是无分高下,当真是名副其实的齐名。
可是小时候如果你问我这两位诗人的作品更青睐于谁的,我一定毫不犹豫地说李白,李白清新飘逸的诗风给我的背诗岁月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杜甫的诗则总是充满了苦楚,即便是壮阔的景观在他的笔下也总是带着一种深沉苍凉的感觉,更不用说那些读来令人心酸无比的写实诗歌,想来也是,正是十二三岁的少女时代,怎么可能愿意读那些除了表现贫穷就是表现压迫的诗句,当然是要浪漫,所以除了课本里,我背诵的杜诗极少。
然而或许是年龄到了,阅历丰富了,近两年来我竟然读的进去大半的杜诗,又或者时光渐进,他那沉郁顿挫的诗风终于为我所理解,仿佛言语流转间蕴含的深沉苦痛也终于能走进我的心。而读完了杜甫传记,我的这种感觉又加深了一层。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他的传记,作者是还珠楼主,据说这是这位以仙侠小说闻名于世的作家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他口述完就溘然长逝,其实文章有些流水账的感觉,可以理解,毕竟时间宝贵,当然要捡重要的说,哪有时间抒情……
在还珠楼主那长长的作品名录中,大多是如《蜀山剑侠》一般神奇浪漫的武侠小说,难以想象绝笔之作是一本传记。在我看来,或许是,他与杜甫的人生有其相似之处,虽然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但他也拥有坎坷苦痛的一生,他们同样经历过国家兴亡与战火纷飞,所以,他才以这样一部传记作品作为自己的临终之笔,更像是,写他人以记自己。
杜甫的人生并不同于李白,李白在生前已有盛名,如果放到今天来比较,李白应该是当红的受到万人追捧的大作家,那杜甫就应该是,虽然也勤勉地写了许多书,可却好像不太受市场欢迎。的确,相比较李白而言,杜甫更像个落魄的才子,交好的也多是落寞之人,画技高超却无人问津的郑虏,在政治上均不得意的岑参和高适。而他为了生活所迫也需要做客豪门,偶尔也得写一些歌颂宴飨之作,更加悲凉的是还经常需要到朋友那里去借钱以维持生计。想想看,连当官都不愿意通过科举,而是想着一朝为相的李白怎么可能过得了这种生活?
当然,我觉得杜甫是值得称赞的,因为在杨氏兄妹当道的时代,他始终守住了自己的底线,虽然常常靠人接济才能度日,还坚持着跟有操守有品行的君子交往,纵然穷愁困苦也始终不曾跟纨绔子弟结交,更加没有像一些人一样攀附奸臣,即便在最穷的时候,哪怕小儿子已经因为贫穷而饿死,他依然没有折节,更为难得的是,在收到了一些接济之后,还不忘给同样穷困的郑虏一份,幸好,后来郑虏的画大受追捧,对杜甫也同样是肝胆相照,他们的友情始于贫贱之交,也没有在富有后走向毁灭,也算是杜甫人生中温馨的一笔。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他也能够坚守自我,没有投降,更没有当伪官。甚至在朋友落难时,向皇上上书替其求情,哪怕因此惹得龙颜不悦,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正直的士大夫的一种精神,以前的陶渊明诠释得很好,后来的苏轼也坚守得很好,似乎对他们来说,贫穷、落魄、失意、贬谪都可以看淡,一切都没有君子情操、公理正义更值得人坚守。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的确已经很难了。
至于他的死亡,也远远不同于李白的醉酒捞月而死,没有任何浪漫色彩,有的只是心酸,他在船上卧病多日,朋友送来一些吃食,他饿久了一时吃的多了,加重病情,很快就病重不治,撒手人寰。甚至他死后,她的妻子要变卖衣物才勉强凑够了殓葬费,在他死后四十多年,他的孙子杜嗣业才几经周折,将祖父母的灵柩合葬在洛阳首阳山。
这样的一生似乎称不上辉煌,也不够浪漫,说实话读杜甫的传记,完全没有读李白和苏轼传记时的那种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之感,大部分时间都是情绪低沉,哀叹不已,更多的还是那两个字——心酸!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光耀千载的大诗人拥有这样落魄而贫苦的一生。但除了心酸,还有两个字,敬佩!如此落魄依然不改初心,笔底不是歌功颂德,而是民生疾苦,世上疮痍,这或许才是他被称为“诗圣”的原因。
读名人传记最大的坏处就是,曾经的神会走下神坛,他生活的点点滴滴会以极其细微的方式呈现在你的眼前,你发现他的生活跟你一样,也是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也需要为了生计东奔西走,他并不是生来就是才子、圣人,也有过诸多的妥协。同样的问题读李白传记的时候也出现过,当我知道原来李白并不是那么潇洒,在做官这条路上也不是那么光彩,好像有一种幻灭感。
当然读传记也有好处,读完杜甫,你会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读完了他漫长的一生,你会发现,在那样的俗世生活的叠加中,在种种痛苦与磨难中,最终成就了那个光耀后世的他,才更加难能可贵。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这也是我读完杜甫传记深切的感受,清楚了他的一生,似乎更加能懂得他作品中的那些深沉苦痛,他的满目疮痍,他的悲天悯人,不是凭空而来,恰恰是因为他生逢其时所以感同身受。或许有人会奇怪,自己都吃不起饭,孩子饿死,还有空去担心别人?这或许正是他能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原因,他曾经多次从事农耕的生活,歉收时,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觉得,自己这种尚且如此艰难,何况那些完全指望收成的农民?他的“三吏”“三别”几乎都写于同一时期,每一篇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目睹了一场场人间惨剧,才创作出的作品。这些作品无愧于诗史的称号,透过那些朴素的诗句,我们似乎依然能感受到那一场浩劫下的民不聊生。不妨想想,如果是你,活在那个时候,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鉴,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历史虽然已成过去,却能给人留下无穷的思索。当然读历史也有一种痛苦,一切都是既定的事实,你无能为力,只能看着故事中的人物一步步走向覆灭的命运。
传记也是历史的一种题材,相比较编年体,我更喜欢纪传体,或许是因为,它以一个核心人物为主体,将历史事件贯穿于他的一生,让人看到了在那个时代之下,这个人的选择。穿过历史的长河,我们不仅能看到前人生活的足迹,还能学到他们的经验,无论他当年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给我们以启迪,身正者引为榜样,堕落者引以为鉴,所以我说,读完《杜甫》,才明白,他的一生,真的无法复制,毕竟看到那些灾难、经历那种生活的人不只有他,却只有他写出了“三吏三别”,只有他穿越千年的时光,成为了伟大的“诗圣”,好像过了十几年,我也终于能读懂他的满目疮痍,明白他,不改初心,方为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