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验入,与智慧合
你曾经堆过沙子吗?或者曾见过小孩子堆沙子?你可以把沙子堆到一起,一直往上堆,直到形成一定规模的小沙堆,然而当最后一粒沙子被加入这个系统之中,这个沙堆将会看似突然,实则必然地走向“崩溃”。
基于此现象,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物理学及系统科学家巴克提出了“沙堆效应”,并由此发展出了系统科学理论中著名的“自组织临界”理论。
在研究中,巴克等人开始堆沙实验,同时借助慢速录像机和计算机精确地计算每在沙堆顶部落下一粒沙子会连带多少沙子移动。他们发现初始时落下的沙子对整个沙堆影响很小。然而,当沙堆高到一定程度,落下一粒沙子可能导致整个沙堆发生细微移动。沙堆一旦达到某种“临界”状态,每粒沙子与其他沙粒就处于“一体性”接触状态,只要再有一粒沙子新落下去,都会产生一种“力波”;尽管微细,却能贯穿沙堆整体,把碰撞依次传递给所有沙粒,导致沙堆发生整体的连锁改变,或重新组合。到了后来,沙堆的结构将随每粒新沙落下而变得脆弱,最终发生结构性失衡----坍塌。
说得简单一点:最后加上去的一粒沙子,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诱发了典型的整个沙堆的综合效应。
那么问题来了:沙堆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崩塌?可以预见吗?可以预测吗?答案是令人失望的:直到今天,我们不仅无法预测出结果,甚至连预测结果的曙光都未尝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当沙堆堆出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再加入沙子,发生崩塌的概率每个点都一样。是不是堆得越多,就越容易崩塌呢?没有这个规律。因为沙子和泥土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就是沙子之间是没有黏性的,只有挤压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数字。每下来一颗新沙之后,原来沙堆的内部结构的整个方程的复杂度,每一秒钟提升100万倍。
我们都知道一个名词叫做“指数爆炸”,就如荷塘效应一样,当每一秒钟整个系统的复杂性提升100万倍,这样的复杂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用任何计算机,即使如今的超级计算机Summit,甚至未来的量子计算机都难以做出精准的预测。而这种复杂性与外部的干扰无关,只是因为沙堆内部的复杂性足够高,导致我们无法搞清楚内在的规律。
或许这个实验可以从一个侧面给予可知论者以当头棒喝。当我们讲到复杂、混沌的时候,无需谈到微观尺度中的“测不准原理”,无需谈到每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生物,无需谈到复杂多变的暗淡蓝点,无需谈到无比广阔的宇宙这样的大尺度,单单是一小堆沙堆,我们都无法洞悉它们。
世界上唯一确定的就是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每个人都是在一种不确定的、变化的环境下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每个人即使远离赌场和赌桌,也是在不断地赌博和博弈之中的。当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往往都是在一个无法洞悉事物的全貌,甚至那些我们已知的东西都带有不确定性耳朵情况下做出的。
当你真正抱有一种无法真正改变世界,只能尽力去影响世界,便能够很大程度上远离执着。同时,你也能够理解到这个世界是多变的,一切的变化都不过是自然的规律而已。“天道”在于变化,而不在于稳定。
面对变化的世界,你的心态是怎样的呢?是好奇?是欣喜?是恐惧?是抱怨?
如果把如今飞速变化的世界比喻为狂风大浪的话,那么作为站在冲浪板上的我们,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直面风浪,不断调整姿态,而不能停下我们的脚步。凡停滞者,凡犹豫者,凡畏惧者,皆将湮没于波涛之中。
金天顺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