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家庭,母亲瘫痪三年多,一直都是媳妇在照顾。
母亲年轻守寡,把儿女拉扯大,一辈子强势惯了,再一生病脾气就更大了,动不动就骂骂咧咧,哪顿饭不顺口,直接扔碗摔盘子。
儿子很无奈,他有时气急了,就告诉他媳妇,她爱吃不吃,不吃就是不饿。
有一天这个儿子出差了,媳妇突然打电话给他,带着哭音对他说,你把你妈送养老院去,或者让你妹妹照顾,我给他发工资都行。
他处理完外面的事,连夜赶到家里。
因为听说老宅要拆迁,他很少露面的妹妹知道信息以后,来得勤了。每次一来,就和他母亲在房里嘀嘀咕咕的。妹妹一走,她妈就开始闹腾,说闺女是小棉袄,媳妇是外人,饭不好好做,有肉也不给她吃。
儿子说他特别的无奈,饭都是媳妇营养搭配精心制作的,媳妇为了照顾他妈,特意学了瘫痪病人的食谱。
他妹妹为了拿到全部拆迁款,就在中间出坏主意,说儿媳再好也是外人,也好不过这个闺女,以后她接她妈去养老。
他说自己的母亲没有脑子,也不想一想瘫痪三年多了,闺女来过几次?现在得到了拆迁的信息,来得倒是多了,却从来没有给母亲擦过一次身子。一次他妈拉了,媳妇不在家,他妹妹赶忙说家里有事,捂鼻子就走了。
这一次他出差,也是他妹妹走后,他妈就开始闹腾,说要去妹妹家养老。媳妇还劝说婆婆,说你有儿子儿媳,你去女儿家养老,说不过去呀,但是他妈油盐不进,骂骂咧咧地,说他和他媳妇就是惦记她的拆迁款,不是真心对她好。
母亲又哭又闹,还说女儿说了,拆迁款给她,她会把自己母亲伺候得好好的。
媳妇太委屈了,就给他打了电话,说了最前面说的那番话。
儿子回到家,不想废话,直接给他妈收拾好东西,把母亲送到了他妹妹那里。
这个妹妹见哥哥真的把母亲送来了,立刻翻脸了,说我是嫁出去的女儿,不管娘家事,你这样把妈送过来算咋回事啊?
哥哥对妹妹说,老房子拆迁款全部给你,我一分不要,以后妈归你管,并且立下了字据。
他回到家,和单位请了年假,带着媳妇出去旅游了。这几年他媳妇没睡过一天好觉,更没有离开过家,他要让媳妇好好地放松放松。
没想到没过三天,他妹妹就给他打电话,让他把老妈接走,还说别说180万拆迁款,就是再加上100万,她也不伺候了。
以前他媳妇伺候他妈的时候,每次他妹妹来看妈都唱高调,说人都有老的时候,做小的应该多包容老的。
那个时候他媳妇因为照顾婆婆累得睡不好,差点犯心脏病,他也提出过把母亲送养老院。当时他妹妹就蹦了起来,指着鼻子骂他和媳妇不孝。
才伺候三天,180万的拆迁款都不想要了。我估计她也不是不想要,只是真正做了才知道锅儿是铁打的,板子打在身上知道疼了。先把母亲推走,以他妹妹这个德行,肯定以后还是争折迁款的。
他说,母亲他肯定会接回来,然后雇个保姆,让媳妇搭把手,也轻松一点,估计妹妹也不敢再说他们不孝了。
这个媳妇真的是一个好人,好在丈夫能够理解她,懂得媳妇的好,懂得媳妇的辛苦,算是一个拎得清的人。
有人对他说,不要急着把你母亲接回来,至少让你妹照顾一年半载再说接回来的事,也让你妈觉醒一下,让你母亲看清到底是谁对她好,等求你接回家再说吧。
有的人真的是眼高手低,平常唱高调,说得比唱得还好听,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不干活还要挑别人的毛病。
这个妹妹可以说心地不太善良,自己不照顾母亲,还要挑拨离间,惹是生非,还想独占拆迁款。当然,凡是挑事的小姑子,也不可能是一个好媳妇,本身就没有一个明理的母亲,连闺女都做不好,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媳妇。
按道理说,妹妹应该感谢嫂子无怨无悔的付出,自己也应该经常去搭把手帮帮忙。
媳妇善良,但是这个小姑子确实很恶心,而母亲又是一个糊涂人,好在老公很理解,心疼媳妇。
有人指责这个儿子让媳妇照顾自己的母亲,是孝心外包。我并不这样认为,虽然法律规定媳妇没有照顾婆婆的义务,但是夫妻之间同甘共苦,媳妇主动照顾,老公理解心疼媳妇,这才是一个家庭应该有的样子。媳妇这样对自己的婆婆,女婿自然也会对岳父岳母好,好也是相互的。
我赞成网友的意见,不能太快地把母亲接回来,一定要让母亲吃点苦头,否则她根本就不会清醒,也要让她妹妹多尝尝照顾老人的难处,不然以后还会装妖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