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开始,作文大多都有字数要求,从300到500,从500到800,从800到1000。越来越多的字数带来的是我越来越多的废话,还记得有一篇放风筝的作文,为了让字数更多些我的风筝不得不起飞了三次。小学的时候作文一直是班里的范文,我爸最乐意的就是帮我修改作文,这也是他最拿手的事。现在还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命题作文是写桃花。我绞尽脑汁的把自己能写的美词一股脑的都堆了上去,自觉写的精彩绝伦,无比得意的拿给我爸看,结果他一番删减后连300字的基本要求都没法达到了,为此好像还大哭了一场。现在想起来的却是爸在我发脾气的时候默默地帮我把撕掉的纸片用镊子一点点的从本子里清出来的样子。
在此之后我对字数的事情就更敏感了,越来越流于形式,对于这次本来是提升自我写作能力的挑战,也渐渐变成了凑字数的游戏,写写看看,每每看到字数接近了就慌忙结尾,好像有人赶着似的。今天回头看看以前写的那几篇文章,不经汗颜,也是些凑字数的文字,想来我初衷并不是为了每天500字努力着。还是从现在开始吧,端正态度,写点啥能看的,好读的,自己还能反复欣赏的才好!人的惰性呀!不仅反映在不作上,还有敷衍了事的情况。搪塞的作文早在中学毕业时就不该再出现啦,看到大家都在说每天坚持着,每天变好一点点都是大进步,我希望我也可以有这样的一天,不用拼凑,不要拖延,行云流水般的把每天的心情记录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