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一篇经典文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置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经典名篇,许多名师都已经下水做过示范,我的水准也达不到创新的级别,所以就中规中矩的按照文言文的讲解步骤,比着葫芦,画个瓢。
了解作者,了解文体“记”,并且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和思路,积累文言字词,重点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常见文言句式,翻译重点句子,赏析优美句子,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孩子也都基本上熟悉了学习文言的常规步骤。
本文不过300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曲折回环,悬念跌起,引人入胜。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
鱼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样?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让人为之一喜,这是第一折。
接着写桃林美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让人又生悬念: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
“临近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光线是从哪里传来的?小口是做什么的?这是第二折。
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让人产生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让人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
再接着描绘了美好的世外桃源景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温馨的人文环境和社会风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而且他们淳朴真诚,热情好客,与外界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巧取豪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让人疑虑,渔人出去后对外人说了吗?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说了又会怎样呢?这是第四折。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了吗?
“不复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悬念,让人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结尾写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未果寻病中,后遂无问津者。
连南阳刘子骥,这样一个志向高洁的隐士,高兴的计划前往,结果也没能实现,不久病逝了。此后就再也没有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让人忍叹不止:桃花源真是神秘难得!
孩子们自己在那儿问:为什么桃花源找不到了呢?(上课时候他们手里只有一本教材,买的古诗词本讲解在家也没有带,如果他们提前看了,也许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这样反而挺好。)
这也是本文的重难点:正确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桃花源的神秘让大家七嘴八舌议论一番,渔人明明做了标记,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处处志之”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但“不复得路”暗示桃花源是作者笔下的虚构世界:
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但这在当时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这是作者追求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应。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那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可又让人觉得那么真实:
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皆是人间乡村可见之物;
“设酒杀鸡,作食”也是丰年待客之道;
他们来到桃花源的原因亦让人真实可信,“先世避秦时乱”。
结尾设计的人物刘子骥,是当时存在的一个真实人物,这便更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让人说不清,这个桃花源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这个桃花源究竟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呢?
真让人更忍不住夸赞:
文章文笔简洁而内涵丰富。
我想这也使它成为经典名篇,流传千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之吧。
本文的难点除了理解文章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最大难点是如何与孩子们的生命打通,让他们体会到桃花源的真正意义。我想这也是作为语文学科不仅仅是培养应试教育的加工品,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好情怀,学科职责所在。
如果说可以引导并告知孩子作者描绘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寄托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样的?但是“桃花源”的境界真的好难言说。
孩子眼里的桃花源,会有孩提时代的憧憬,成年人眼里的桃花源,又有成年人的向往,甚至有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境界。那它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样的呢?这真的需要“悟性”了,每个人各不相同。
也许1万个人就有1万个“桃花源”吧!
《桃花源记》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格局,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也深知无法改变就不愿甘于现状,只是虚构了桃花源,这样一个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
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情况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人与人和谐相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所向往的。
这是1600年前的陶渊明和当时的人们的生活愿景,看1600年后的我们,基本上实现了这一愿景:
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我们的家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保障机制日渐完善,可我们是不是生活在陶渊明所描述的那样“世外桃源”里呢?
我们的幸福指数有没有桃花源里的人那样高呢?有没有“怡然自乐”呢?
我们处的这个时代,虽然社会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们处在一个和平的,繁荣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没有战争,没有饥荒,通俗的说只要愿意劳动就不会饿了肚子。
可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好像并不高。
先是在农村生活的人追求所谓城市的文明,来一波进城务工潮;在钢筋水泥处处堵车又堵心的丛林里呆久了,又想回到听清风徐来,李子柒式的生活工作环境,开始向往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又掀起了一波归隐山林热,改造山林老房子,到无人的山区“隐居”生活,甚至也有人做起了山野民宿的好生意。
不乏有成功的人,但也更不缺少有中途“过不下去”的,再次回到城市的“牢笼”。
尴尬“城市装不下灵魂,乡村容不下肉身”,无奈“如果我手上没有剑,我就无法保护你,如果我一直握着剑,我就无法抱紧你”。
归结现在社会,好像人们总在过着这样一种生活,向往着另一种生活。
归隐派田园诗人的鼻祖陶渊明《饮酒其五》诗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其实这才是归隐的 真谛呀,“此中有真意”。
无论在哪里生活,“心远地自偏。”
一篇《桃花源记》,文字优美,故事动人,让大千世界有了诗情画意,芸芸众生有了陶醉向往,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那里: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各自的桃花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