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47起床
暑期课程,课堂形式多样化。比如视频看思写课,比如学生个人专项读思展示课,比如读、思、写、做课(知行合一,落实到行动上),比如社会调查课。
徒手攀岩获奖纪录片
二、继续读俄 格拉宁《奇特的一生》(152-205)
有这么一句古老的谚语: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对科学家当然也可以这么说。一个科学家,如果他仅仅是一个科学家,那他也就不可能是一个大科学家。当想象力和灵感消失时,创造性的源泉也就枯竭了。创造性的源泉也要求兼及旁骛,否则科学家就只剩下追求事实了。
驰心旁骜后来在他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他自己也抱怨自己无法抗拒周围环境的诱惑,但我想他恐怕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迷恋。他不善于遵守自己思维方面的定量饮食制,在这一层意义上,他是一个垂涎珍馐美肴的老饕。每当他强有力的逻辑思维碰上什么具有无限诱惑力的东西时,他就无法控制自己。
除了时间统计法之外,他还有几条守则:
1.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 10小时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他几乎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我早就注意到,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不,最好还是用另一种说法: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
人们经常充满敌意地对待时间。空间、物质——这些东西都能以某种方式加以驯服。时间却始终那么放荡不羁。自从人类窥见宇宙深处,听到计算几十亿年的宇宙时钟的嘀嗒声,看到银河系会如何崩溃,时间就显得更加可怕了。
柳比歇夫对待具体的时间的勇敢精神使我大为惊讶。他善于捉摸具体的时间。他学会了如何同跳动的脉搏、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他不怕屈指可数的、日益减少着的余年。他小心翼翼地延长时间,紧紧攥着他,尽量做到不无故浪费时间,连点滴时间都不放过。他对时间就像对不可或缺的生活口粮那样重视。 “消磨时间”——这是不可能在他头脑中产生的念头。任何时间对他来说都是宝贝。时间是进行创作的时间,认识事物的时间,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他对时间满心崇敬。原来,一生完全不想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么短暂。这里问题不在寿命长短,也不在工作安排的满满登登。柳比歇夫的经验在于充分使用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 一小时中的每一分钟,时时考虑实效。一生的时间是极长的时间,在一生中可以把工作干个够,可以读大量的书籍,可以学会好几种语言,可以出门旅行,可以饱听音乐,可以教育子女,可以在乡下居住,也可以在城里居住,可以栽培植物,可以培养青年一代……
如果我们自己慢慢吞吞,那么生活就不等人。
我们好像只能使用经过精选的时间;我们记得的只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半个小时对我们来说不算时间;我们只承认整段整段的时间,只承认不受客观环境偶然事件干扰的大段时间。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们才打算大显身手。短一点的时间,我们马上会借口外界干扰、客观条件不允许而难以用上。啊,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具有充分权力和理由的客观条件真是威力无比!把责任往它们身上一推,那是多么轻而易举啊……
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些借口是怎样在削弱和腐蚀我们的灵魂……我想以我的一个朋友来作为反面的例子。他曾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科学家,后来又担任过一个很大的研究所的所长。马上我又想起我熟悉的一个作家类似的遭遇,随即又联想起另一个作家。职务确实剥夺了他们很多的时间,而且妨碍他们开展工作。但久而久之他们就习惯了这些客观情况的制约。他们都幻想能摆脱,并经常说,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要大干自己心爱的工作了,因为限于各种繁杂应酬活动是很难写出书来,更不可能从事科学研究。他们终于摆脱出来了。每个人都看到了这么一天。但很快发现,他们谁也不能工作了。他们长时间不肯对自己承认这一点,他们寻找客观理由,也就是寻找新的职务,拖延时日,避免摆脱职务,尽管他们曾反复说起要摆脱它,还可能曾反复争取过。一个人开始狂饮,然后自杀了;第二个人不知什么缘故销声匿迹了;第三个人……其他几个还活着。
一个真正的医生能为一个人,为一个病人而竭尽全力,柳比歇夫也是这样,当有人需要他的时候,他可以献出一切。不管他多么珍惜时间,他也能把它贡献出来。在他身上没有那种吞噬一切的、除了科学没有其他的着迷现象。科学、学术活动不能,也不应当是最高的目标,应当还有比科学、比时间更为珍贵的东西……
在他眼里, “正派人”是那些智力和道德水准相当于 “集体水准”的人。他的要求不同——他要求真正的道德,也就是说,要求一个人能独立地提高自我修养以提高道德水准,要求一个人不是把遵守道德准则看成墨守成规,而是把它看成一种克制和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他明白,这样的人永远是很少的,但其人数总是能保证人类在道德方面的进步。
在他紧张的精神生活中,他崇敬的英雄们、他喜爱的人、他的表率都在不断变化。仔细去观察这种变化,该是很有意思的事。对于柳比歇夫,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他已“成为”怎样一个人,他永远正在“逐步成为”怎样一个人。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化,他总是重新考虑,不断提高对自己和理想的要求。
三、继续读李伯重《火枪与账簿 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48-96)
15、16、17世纪,被称为 “大航海时代”。
传统的“明清闭关自守”论,今天已经过时。只有摒弃了这种陈说的束缚,才可以实实在在地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事实上,早在16世纪之前很久,中国就一直在亚洲东部和印度洋的东部经济圈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到了16世纪,欧洲人从海陆到达中国之后,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东部地区和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其他地区,开始在经济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掀起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没有中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虽然可能也会发生,但肯定不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个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经济全球化了。
16世纪和17世纪的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的商品种类仍然主要集中于那些非竞争性的商品,特别是那些只有某些特定地区才能生产的地方特产,主要是亚洲生产的丝及丝织品、香料、棉织品、茶叶和蔗糖。如果我们更仔细地看,那么这个时期世界贸易中的大宗商品,除了上述这些商品外,还有瓷器、染料,以及武器(特别是火器)、奴隶等。不过就贸易量来说,还是以丝及丝织品、香料、瓷器、棉织品、茶叶和蔗糖为主,这些商品构成了当时国际贸易的主体。
四、从隋唐至明清,中国产粮区南方占了一大半;专制中央政权的大宗税收来源,如盐、糖、茶、酒和丝绢,主要都在南方;海外贸易基地也转到南方,这些都标志着经济中心的南移。隋唐至明清,加速了对江南和岭南的开发,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相当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随着水陆交通的发达,邮传的频繁,内地和边疆贸易的进展,中外贸易的发达和信使往来,兴起了四大类型的城市:一类是京都,如隋唐的长安、洛阳,两宋的汴京(开封)、临安(杭州),元明清的北京(元代称大都),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代的长安,中唐的洛阳,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元明清的北京,人口都超过100万 ,成为当时世界有数的大都市。王城的外廓,都有繁盛的市场,如唐代的长安,有东、西二区 ,共有220个行业,各行业在市内分布集中,四面都有货栈和旅店,供来往客商存货和住宿。酒肆饭店都随着市场的兴盛和驿道的发展而日趋发达。这些都会,也是各个时期世界上著名的经济中心之一,从东欧、中亚、非洲海岸、日本、朝鲜、南洋各地,都不断有商队和信使到来,有不少外国人是落籍中国,有的还在中国做官,中国的国都,成为国际性都会。二类是内地城市,这些城市,有的是传统的手工业基地,如苏州、佛山、景德镇、成都、绵阳等;有的是交通要道,如淮安、扬州、汉口、朱仙镇、荆洲、襄樊等。三类是港口城市,这类城市是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而兴起的,如广州、泉州、明州(宁波)、扬州、福州等。四类是边疆城市,如张家口、包头、库伦、玉门、张掖、酒泉、敦煌、兰州、西宁、伊犁、哈密、阿克苏、叶尔羌、乌鲁木齐、打箭炉、雅安、茂州、昆明、大理等。各类城市,都是由各自的腹地供应大量饮食物资或与饮食有关的各类物资的集散地,如各种粮食、禽畜、水产、蔬菜、水果、海味、辣味、干果、盐、糖、油、酱、醋、茶、煤炭、各类炊具、食器,等等。城市又集中了适应各地口味的饭馆和小食店。港口城市还常常进口高档餐具(如水晶、玛瑙、琉璃器皿等)和高级海味(如南洋的燕窝、鱼翅,日本的干贝,墨西哥的鲍鱼等),供贵族社会享用。边疆城市,都是汉族地区的粮、盐、茶、海味、铜、铁炊具和盐、瓷食器等与少数民族地区交换马、牛、羊、奶酪、皮毛、药材、蘑菇、木耳、驼峰、熊掌的基地。港口城市和边疆城市,由于中外交往和各族杂处,又是中外饮食文化和国内各民族饮食文化大量交流的地区。(自《中国的饮食》62、63、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