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问:亲子阅读到底坚持多久,才能让孩子自主阅读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我也不知道。于是,有家长在孩子上学前迫不及待地教孩子认字,认为只要识字量上去了,自主阅读也就没问题了。
听到这些,看到这些,感到的更多的是焦虑。焦虑的我们,焦急地期待孩子马上能够自主阅读,陪伴亲子阅读一年了孩子每天还不能自主阅读,就开始怀疑,甚至有家长说孩子现在上三年级了,好多字都认识了,可是还是喜欢让父母读给他听。
而对于亲子阅读,许多人都对它有太多的误解。
一、功利性太强。许多人总是认为,阅读就是为了学知识,而适合学龄前儿童看的绘本,没有几个字,一本都要二十几块钱,觉得很不值,看完跟没看一样。陪伴一年多,孩子还是没法自主阅读,而且给父母的工作量是越来越大,总是投入,却没见到产出。
二、误把识字与阅读挂钩。不可否认,识字量与阅读有着一定的关系,可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一句话的每个字我们都认识,可是组合在一起的句子,我们不一定能够理解。而对于孩子,更是这样。阅读更多的是一种思维能力,一种理解能力,不识字不一定不能阅读,识字了也不一定能阅读。最终考验的还是孩子的理解力。
三、把阅读与生活割裂开来。阅读,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亲子阅读,本来就是亲子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方式,为什么要把亲子阅读当成一种学习任务,当成一种工具呢?不管孩子多大,能够有这个欲望和想法跟父母一起度过美好的阅读时光,这本身不就是一种生活上的享受吗?而这个时光随着孩子的成长,我想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就像我们迫不及待地想锻炼孩子独立,可是,又为什么不去慢慢地接受这个自然的过程呢?
对于这些误解,我们细心地去分析,去体会,其实,更多还是我们大人的焦虑心理在作怪。当然,每个人都想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由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由家长的陪伴过渡到自由独立,而这个过程却是相当的漫长,有长有短,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而对于我们,更多考虑的应该是这几点:
1、关于亲子阅读的时间。我想说的只有两个字:“每天。”如果可以,希望每个父母每天都有这样的一段时间,陪孩子阅读,5分钟可以,半个小时也可以,不管多长,一定要有。至于要到多久,这个只能因人而异。在《朗读手册》中看到,一个父亲为孩子朗读,直到孩子上大学还在坚持。当然,孩子小的时候是每天,孩子慢慢大了,出去求学,也只有放假回来才会,而再大一些,见面机会更少了,这个朗读时光依然留着,只是已经是父女二人沟通感情的一种仪式感的时光了。不过,这样温情的记忆,对于父女关系来说,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孩子也自然地过渡到了自主阅读,并且很爱阅读,各方面也都很优秀。
2、关于读图和读字之间的过渡。当然,对于学龄前儿童,最好的阅读对象就是图画书,不过,不可能一直读图画书,毕竟里面的内容有限,早晚还是要过渡到字书里。而图画书,更多的是锻炼孩子的读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以及孩子对于书的一种认知和每天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学龄前儿童是最合适的阅读媒介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理解力和观察力也在一天天地增强,在阅读的过程中,适当对一些图画书的标题,和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字进行认识。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去自然的识字,而且,识字可以在生活的各个地方去进行,比如我们周围充斥的各种广告牌。
3.关于亲子阅读到自主阅读的过渡。是不是只有认字后才会自主阅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想想菲比的阅读历程,我自己也不记得她什么时候会自主阅读的?而她的自主阅读,大多在我们不在家的时候,阅读的内容也大多是看她喜欢的绘本。只是,到现在为止,亲子阅读还是主力,自主阅读只是补充。其实两者之间从来不是冲突的,两种阅读方式都是阅读,只要孩子喜欢,我们就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