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在躺椅上刷了一会剧忽然阵阵困意来袭,上个月启始似乎很久没有这种困意感了 只知道晚上是必须休息的时间,关上灯与否躺下与否脑袋里会乱成一锅粥,翻来复去的胡思乱想,熬到天亮感觉还是很清醒,可是又想再挣扎一会能不能睡去,深度睡眠什么感觉恐怕早已忘了。
这一周的情绪变化倒是不会很大,有些改变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很难去控制突如其来的变故带来的影响。
闭上眼睛,塞上音乐。可以想很久很久…
你所构建的社会是温暖的,那它就是温暖的
在某个阴暗的路口一束光照亮了整个黑暗的街道,瞬间将温暖沁入人们的心里。青色的砖瓦已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苔,这一群那一层因为受过风雨的洗礼,卸下了最初的碧绿,换上了一层墨绿,绿得那么深那么沉,带着岁月的痕迹显得格外的古色古香绝对是小巷亮点之一。
此时的阳光穿过厚厚的砖瓦城墙来到了家家户户的老木门前,楼上阳台架上挂着的色彩斑斓的衣服经过水的沐浴之后高高挂起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一阵阵肥皂的淡茉莉花香正透过它的身体挥发出来随风飘散在小巷的各个角落。地面上花盆里知道花名的和不知道花名的也都渐渐热闹起来,在沉睡中苏醒,尽情展现婀娜的身姿。
玻璃窗前有个扎着两只小辫子的女孩打开窗户探出小脑袋转而站起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听着楼下传来参差不齐的跳皮筋儿的声音,再看看自己眼前的练习题无奈的摇了摇头坐了下去继续伏案写作。时而咬着笔杆子摇头晃脑时而趴在桌子上偷偷地眯上了眼。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楼下门前的摇椅上躺着几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旁边放着一个木制的小桌子,上年摆着一个上了年纪的陶瓷杯以及一个收音机发出断断续续的京剧声。嘴里时不时跟着哼上几句还不望摇晃着脑袋和伸出手指比划一二。 再往前几步一个长长的石子椅上坐着几个拉家常的老奶奶,岁月在她们的脸上头发上都留下了她们曾经走过的路,阳光在她们身上总觉得特别和蔼可亲,丝丝银发也格外的亮眼。
原来她们在看着自己的孙女们玩跳皮筋儿呢!蹦蹦跳跳的认真模样别提多可爱了,时不时还向奶奶发出炫耀的口吻:“奶奶,快看,我厉不厉害”慈祥安静的脸上绽开了一朵灿烂的菊花:“厉害厉害,我家囡囡就是厉害”
“丁铃铃”循着铃铛般的清脆声音望去印入眼帘的是一个扎着高高的马尾,夹着俏皮的小发卡,身穿一袭雪纺的白色碎花连衣裙,是小樱桃的图案,脚下一双打着蝴蝶结的小皮靴,踩在自行车的脚踏板上,露出洁白的牙齿,两个甜甜的小酒窝的大女孩。
微风吹过发梢,马尾如同一棵马尾草一般任由在风的吹拂下左摇右晃,后背传来一声“丁铃铃”不经意间的转头原来是约好一同郊游的朋友。相视一笑,在春风的陪伴下,脚下踩的车轱辘有节奏地划过这条宁静的小巷,渐行渐远一眼望不到头。
阳光收起了自己的光芒, 蓝天白云渐渐缩了回去,应该是要和夜晚交班了吧。还是那条幽静深远的小巷,下班的“丁铃铃”之声此起彼伏,“xxx下班回来啦”“是啊,李大爷,还在下棋呢,吃饭了没啊”“没呢,老太婆还炒菜呢”“先回去啦,您先忙,回头来找您杀一局”……忙碌了一天又回到了这条通往幸福之家的小巷。
抬头一望,缕缕炊烟环绕在整条小巷,经过各家各户门前总会有一股股烟火的气息扑面而来,家家户户传来咕噜噜的烧水声,任由水在小火苗身上沸腾冒出小水泡,菜刀通过青菜萝卜和砧板摩擦发出的“嗒嗒”声,锅铲在锅里来回翻炒的声音,走出了一首美妙和谐的音律。
老人坐在灶台旁帮着塞柴火,小孩围着灶台直勾勾地盯着锅里今天又有什么好吃的。灶里的火格外的旺,锅里的菜滋滋作响,在灯光的照耀下烟火气息格外浓厚。整个厨房弥漫着浓郁的饭菜香,深吸一口气,嗯,是家的味道。
“丁铃铃”“是爸爸回来啦,爸爸回来啦可以开饭啦”听到爸爸的车声异常兴奋,奔波了一天之后,终于可以一家人在餐桌上把酒言欢啦。
此时的小巷少了白天的热闹,多了一份属于夜晚的宁静和安详。如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默默守护着这万家灯火。灯火通明,在温暖的灯光下透过窗玻璃看到一家家其乐融融的围着餐桌一边享受晚餐一边分享快乐。那欢乐的笑声透过细缝传到小巷的尽头……
天黑了,灯灭了,忙碌了一天的人儿和家人一起在床榻上舒适安稳地睡了。小巷更静了,不过好在有那一轮明月相伴,一起迎接崭新的一天。
清晨,薄雾还未消散,崭新忙碌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