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周在努力的写掌上电脑的内容,有些停不下来的“冲动”,所以并没有太认真的跟进“新“闻。周末出差回来的路上,仔细的看了上周存下来的待读IT资讯,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对几个“新”闻的跟进。这算是违背了“老土读IT资讯”的初衷,这里自我检讨一下。同时将上周落下的“新”内容尽快补上。
今天要说的内容就是上周4月18日在美国San Jose召开的Facebook全球开发者大会Facebook F8 2017。在这次会议上Facebook的确拿出了不少好东西。这里老土准备用几天的时间带着各位看官盘点一下。因为现在写这个大会的内容已经是有些晚了,所以老土就不再按照大会的时间安排介绍大会的内容了,而是从自己的角度说说对这次大会的一些看法。
1、大方向:AR+VR
首先说说大方向,这次大会给出的最明显的方向是AR和VR。这里简单的普及一下AR和VR的定义(相关内容主要来自“百度知道”)。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AR和VR的主要区别是“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方式。AR是将现实世界与虚拟环境的互动直接呈献给用户;而VR则是用户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之中。
在上图中,用户可以通过佩戴的AR眼镜看到从房间墙中“爬出来”的怪兽,并通过在手上虚拟出来的“武器”与之战斗。房间是现实世界,而后怪兽、枪械等则是虚拟物品,现实世界与虚拟环境“无缝互动”。
在上图中,用户通过佩戴VR眼镜从而“沉浸”到虚拟世界之中,以为自己处在一场紧张激烈的滑雪比赛中。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沉浸”的感觉,用户往往还会佩戴耳机,甚至是可以与肢体互动的设备,如下图。
在这次的Facebook F8大会中,第一天长达76分钟的Keynote中超过一半的时间在介绍AR产品。Facebook是这样定义这个产品的。
AR平台:Camera Effect
上面这个简单的定义传递出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首先,这是一个平台,而不是一个应用。一般来说,平台是直接服务(应用)开发者,而非最终用户。最简单的概念的是:平台服务开发者;开发者开发应用;应用服务最终用户。
其次,这是一个“围绕”相机的平台。用扎克伯格自己的话说,“我们正在让相机变成第一个 AR 平台!”。
那么Facebook究竟有多重视这款产品呢?在这次大会的第一天的演讲中,扎克伯格作为Facebook的老大,作为第一个演讲嘉宾,而他将全部的时间都用来介绍这款Camera Effect!相比之下,这次Facebook也的确将VR作为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其内容的重量显然不如AR,也只是在大会的第二天发布了两款VR相机。
定位高档的“×24”
稍微低端的“×6”
然而“VR相机”又是什么鬼?这就要从VR环境的制作开始说了。因为VR希望给用户提供一个“完全沉浸式”的体验,而“完全沉浸式”的体验至少要让用户可以做到“能够环顾四周”。然后传统的拍照或是摄像设备是不能在同一时刻将“四周”的状态拍摄下来的。当前用户最常用的“全景拍照”是使用一部相机将四周的照片按顺序拍摄下来,而后通过技术手段拼接在一起的。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提供“四周”的照片,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照片并不是同一时刻拍摄的,因此会出现“同一人物/事物多次出现的场景”。当然利用这个“bug”倒是可以创作出一些很有趣的效果,如下图。
在上图的照片中,这个哥们不是会分身术,也不是有多胞胎兄弟,而是因为这个哥们先后拍了多张照片,而后通过全景拼接技术将多张照片“无缝”的拼接在一起了。
如果使用一台相机无法“同时”拍摄下来“四周”的照片,那么是否可以将多个相机组合在一起,同时按下快门,这样就可以在“同时”完成对“四周”的拍摄了。这种被组合起来的多台相机就被称为“VR相机”,也被称为“全景相机”,主要被用于完成对VR环境素材的拍摄。
2016年4月13日,Facebook在Facebook F8 2016开发者大会上首次发布了一款VR相机:“Surround360”。而今年发布的两款VR相机可以被认为是这款相机的升级版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