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时候憧憬未来
21岁的时候想谈恋爱
而现在只觉得不快乐
——酿一杯梦
01
最近一直都觉得很不快乐,可明明以前的快乐是那么的单纯。
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小秘密的开心,周末去郊外的野餐时的兴奋,临近放假商量要去哪里旅游的期待,以及喜欢的男孩子悄悄看了自己一眼的悸动。
那时候的自己是真的快乐,而现在,所有的快乐似乎都和欲望挂在了一起。
工资涨了会高兴、和朋友吃大餐也会高兴、能去旅游仍旧会兴奋的计划,但好像,这种快乐又不是真正的快乐,它稍纵即逝,它需要更多的欲望来满足。
不止我有这样的感觉,周围的朋友也有相同的感受——常常会觉得生活没意思,也很难看到某个人因为某件事而高兴得忘乎所以,大多时候,只是浅浅一笑,继续着日复一日的生活。
02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提到,不快乐是因为失落了真实的自我。
书里说,人在追求财富、权利、健康、爱和快乐的时候,其实是通过外在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以及归属感。而这些外在的、令人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时,快乐也会随之消失。
而我的不快乐,大概是我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成绩。可事实是,我连让自己满意都很难做到。
所以我不快乐的根源是,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
每当想到自己就这么生活下去,就会和所有我曾经讨厌的大人一样,日复一日的打卡上班,做一些毫无意义又不得不做的工作,浑浑噩噩的等待下班,回到家中吃饭、打游戏,等待第二天再次重复相同的事情。
也不会完全一样,也许明天会看见路边的小花开了、也许能得到陌生人一个温暖的笑脸,但不得不承认,往后的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简单复制,久而久之,对未来好像也没有了任何期待。
有研究表明,人这一生的幸福感是呈U形发展的。
童年和老年都比较快乐,反而在青少年、中年的时候,不那么快乐。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追逐着财富和权利,我们只顾着往前奔跑,却忘了停下来想一想奔跑的意义。
03
想要获得快乐,就需要时刻告诉自己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
每个人都想获得他人的认可,可现实是“有人赞美,就有人诋毁”。
就连章子怡、汤唯、关晓彤这样漂亮、自信又有能力的女孩儿也曾一度被质疑、被粉丝骂,到如今也有觉得她们只是花瓶的人存在。
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怎么做得到让每个人都喜欢自己呢?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你追求完美,你永远都不会满足。”
在有人表达出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仍旧要觉得自己很好,他的不喜欢,只是他的个人喜好。
就像有的人喜欢可乐,有的人却喜欢白开水。它们完全不一样,却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二、骄傲的活着,哪怕孤独
爱格的爱丽丝以前在《致那些年,带着桂冠的孤独自己》里写下:
“你羡慕过很多人,那些你身边的姑娘,为什么都有着优渥的家境、父母细致入微的呵护,良好的成绩以及仿佛可以看到的备受保护的美好未来和顺遂人生。而你连明天什么样子都不敢揣测。
但是你要告诉自己:你什么也不要怕,你要走下去。你不要怕,你只是和其他人走的路不同而已,你没有错。”
如同爱丽丝说的,每个人的头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属桂冠,不需要别人看见它的光芒,自己知道就好。
在没人的地方悄悄努力,不要害怕做错,不要害怕虚度了光阴。你要相信,有一天,那些曾经忽视你的人可以看见你,可以说一句:哦,原来你一直努力的这些,不是没有用的。
而在此之前,你要骄傲的活着,哪怕孤独。
三、学会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
小时候会因为田野里的花开而兴奋一周,会因为天上的云像一匹马而感到高兴,长大了却不知路边的花何时开了,天空又何时蓝了。
成年人的世界好像就是这样,步履匆匆、日复一日。在忙碌中,丢失掉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
如果我们能为了路边的野花停一下脚步;因为天空的蔚蓝而感到心头柔软;为需要帮助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那么,我们能感受到快乐的时候也将会多很多。
04
马德在《允许自己虚度时光》里说:
“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对人好期待它回应也好,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它被关注被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
可如果没实现呢?自怨自艾。
可是小时候的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快乐总是比痛苦短暂,但我仍旧希望,你怀抱着能够得到的快乐,也拥有不害怕痛苦的勇气。
更多情感好文 关注公众号 酿一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