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字,或者说我能呈现给大众的文字,是极度有限的。并非是因为我的文字需要经历多少次反复的捶打,更多的时候,我需要等他们到来。
因为我从一开始,就相信,文字本身带有意识,文字是一种意识符号,我不过是他们的搬运者,从他们来到世间到呈现在你的眼前,我不想破坏他们自身承载的意义,如此也才能任其流淌。
所以我无法保证,也不愿意做如此担保:我会坚持每天写下去。这从本质上与我的追求背道而驰。
【去往红石镇的最后一辆马车】系列作品有一个统领的主题,也是标题,叫做【非这样不可】,这句话语出贝多芬和他房东的日常对话,被昆德拉从现实中提取再造,又被我单独拎出来阐释,什么意思呢?
说的直白一点,如若我们将人生看成是由万千次选择累加并且相互纠缠进而产生不同结果的游戏,那游戏的关键就在于【非这样不可】,摄影学中将这样的每个时刻称为【决定性瞬间】,如果我非要选择这样做,会激发一连串可以预见到的不良后果,只要我稍稍退让一步,就可以实现一次帕累托改进。面对这样的题目,我将做了不同选择的人归纳为两类,一类可以叫做【能屈能伸】,而另一类,叫做【非这样不可】。
“在简书上每天坚持更新文章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资源,可以提升个人文章的阅读量。如果理想的文字每日都如约而至,我便始终坚持,但如果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那文字不再如往常般流淌出来,我便放弃一年更新文章的努力,不再坚持,如果你问,为什么呢?你一年的坚持付之东流了,难道这就是你想标榜的品质?非这样不可吗?”
我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非这样不可!】
最近我对符号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有关于神秘学的符号研究,我想写一个关于此的故事,我会断掉我的更新,去深入到符号学的学习中,日后有机会,我会把故事,连同符号学的研究一齐分享给诸君,故事的名字叫做【环形捕手】,谢谢您的期待,我将归来,极力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