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烟深处
深埋的史记
亦不过是一轮明月的起落
曾经你的泪滴
融汇成一汪清泉
远处的驼铃
掀起风沙阵阵
沧桑岁月
斑驳的墙体
忠诚的信仰
由古至今的追溯 不曾失却
沸腾了几个世纪
如今 你依然被世人仰视
神的指明灯
脚下,丝绸之路的繁盛早已过时,而它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眼前,是一串串历史遗迹,古人的智慧,勤恳,忠诚的信仰,无不震撼着我们已经逐渐懒散的心。
有些风景可以用眼睛看,而有些风景却只能用心慢慢摸索。来到敦煌,这就是心得,也是收获。
我,算是慕名而来,对敦煌的了解十分的肤浅。我,没有过多的期望,我只希望,心灵能在游走中接受洗礼。虽不能增长我的智慧,却可以越过自己的屏障,拥有更广褒的心胸。
来到敦煌,莫高窟是首选,它是人类智慧的储藏室。这里或许没有美景可观,相信你的心灵却能接受到洗礼,让你不虚此行。
从敦煌市区出发,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莫高窟。检了门票,(提示:旅游旺季敦煌石窟的门票要提前定,基本买不到当日的门票)有景区的免费车将游客送往石窟前的那座大桥边,过桥就能看见世界遗产莫高窟。
到了石窟,有工作人员为游客发放一个耳机,在景区导游的带领下有序的参观石窟。每一个石窟里的雕像,还有壁画,导游都会为你讲解。从外观看,石窟内的雕像和壁画在经过了地质灾害和人为破坏后,多少都遭到了一些破坏,能留存至今真的不容易。
石窟内的雕塑和壁画,展示着古人的智慧和对于佛教的信仰,也无时不刻的在警惕世人,以善为本。莫高窟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作为个例,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石窟内是不允许拍照的,进入的每一个人只能用心去铭记,并展开自己的思维,想象着这恢宏的艺术殿堂所存在的意义。参观结束,我们记下来的史事也许不多,我们应该能感受到一种力量的存在,虽遥远却那么真实的存在着。
离开石窟后便前往鸣沙山和月牙泉,景区内有电瓶车和骆驼可以乘坐,还有沙漠摩托和直升机,收费不一。我选择了步行,这样的环境,我不愿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我很享受徒步的意义,虽辛苦,却很快乐。
一步一步,将汗水洒落在经过的每一个地方。喝了一瓶又一瓶的水,辛苦的登上了鸣沙山。此时才明白沙漠的风很大,头顶的帽子被吹落了,追了好一段路才追到。风沙吹打着脸庞,细细的沙子灌进耳朵里,嘴巴里,迷了眼睛。
太阳在头顶发出火一般的光,脚下的沙子很烫。把双手插进细沙中,虽然烫,细沙却如绸缎般柔软,有种很舒服的感觉。放眼望去,天苍苍,沙茫茫,大漠中一座又一座的沙山绵延起伏,气势磅礴,一直到天的尽头。
鸣沙山,顾名思义,能发出如声乐般的声音。从山顶顺势而下滑,鸣声便随之而起。不过我没有体验它的神奇,我内心深处希望这样的神奇还是留在脑海中,去想象,去推测,更具魅力。阳光下,鞠起一捧沙细细看,沙粒中有红、黄、绿各种颜色,这就是五彩沙。
鸣沙山的脚下,一泓来自地底深处的清泉,安静的守候在这里,千万年不变。泉水清澈,形如初生的弯月,因而取名月牙泉。
这茫茫大漠中,满目苍凉处,竟然有此一景。不得不让人惊叹,泉水,风沙,竟能如此和谐相处,互不侵犯,大自然之神奇,令人神醉!
月牙泉边,芦苇丛生,生气盎然。垂柳都是上百年的树龄,还有百年胡杨,沙枣树,都在守护着月牙泉,为了它的美丽努力的绽放新绿。有不知名的鸟儿在湖面飞翔,湖面微波涟漪,没有风沙的味道。
月牙泉的南岸,矗立着一片古建筑群,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有商家在这里为游人准备了水和饮料,坐在亭台前,悠闲的吹着风,让人忘记了这竟然是身在沙漠戈壁之中。鸣沙山和月牙泉就像一对恋人,相互依偎,相守相伴,泉不离山,沙不覆泉。
泉水无声,风沙留痕,别离的影子,慢慢消失,敦煌,也被留在了身后。
南柯于:2015/07/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