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基层干部在治理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需要克服更多障碍和阻力,主动改革创新开展日常工作。为此,广大干部要坚持“实干为先”,主动走进基层,走进农家小院、社区院落,了解基层群众的心声,知道他们的愿望,找出治理的短板和弱项,精准施策,方能全面提升治理的实效。
要创新基层治理思路。时代在不断变化,民情、社情也同以往有区别,绝不能沿用以前的治理套路,要敢于改革创新。尤其是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社区的外出人口多,导致留守现象十分突出,同时外来人口多,导致管理上容易出现空白。只有真正沉下心来,按照“网格化”治理思路,定期上门,挨家挨户了解居民生活生产情况,才能及时收集诉求,为治理工作找准“靶向”,药到病除而事半功倍。
要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居民在日常生活生产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能否及时有效化解,直接影响到群众的获得感。为此,要坚持问题导向,畅通群众意见建议的收集渠道,让群众的诉求能够快速传递到社区。同时,花大力气解决问题,确保群众的每件事都有回音,每个问题都有答复,不会“石沉大海”,提高群众对社区的信任和依赖。最后,还应该完善群众评议干部机制,让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行使监督权力,倒逼干部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抓好日常治理工作。
要凝聚多方治理合力。基层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少数几个干部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引导社会人士参与基层治理,让各类志愿者走进社区,定期为村民提供专业服务,要发动居民参与自治,在干部的示范下,共同维护和谐美丽的生活环境。只要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基层治理就一定能不断提质升级,实现共建共享。一方面必须要求基层干部要严于律己、刚正不阿、敢于担当,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使其“不忘初心”,增强基层干部的底气。
“须与懈怠,或将停滞不前,半点停顿,或将前功尽弃。”基层治理目标的实现,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它需要我们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毅力,将增强基层干部底气这件大事落到实处、干到细处、做到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