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过微信读书,看一本书《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针对这句话我有不同的观点,很多人专注于自己的职业一生还是碌碌无为,比如厨师,比如糕点师,比如授课老师,再比如画画和练毛笔字的人,能有几人成为大师?很多教师教了一辈子书,成为名师大家的有几人?
之后看了《刻意练习》,解答了我的疑惑,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K. Anders Ericsson提出的一套练习方法,方法的秘诀在于重复与反馈。
首先,练习者需要建立对正确方法的认识和熟悉。以演讲来说,必须真正去了解什么是好的演讲,而要想达到这一点,仅靠抽象的书籍是不够的。因此,最好找到几乎所有名家的演讲视频,反复观看、揣摩其中的精妙之处。有机会还要去现场听一些名人的演讲,现场感受那种万人欢呼、掌声雷动的氛围。
接下来,要进行练习—反馈—练习的循环训练。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比如讲课,无论模拟练习,还是上课讲课,我开始有意录制自己演讲的视频。回到家,再反复观看这些视频。一开始,看到视频中的自己会很不习惯,而且会发现很多之前自以为表现良好的地方实际却并非如此。讲课时仪容仪表很差,我还会经常重复口头禅,“那么”、“也就是说”,对于熟悉的内容,我会习惯性讲得很快,节奏感不强。而最要命的是没有镜头感,无法让听众感觉到我在注视着他们,在关心他们的反馈。我把这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用本子记录下来,不断进行纠正练习,并且与下一次的视频进行对比,直到某个问题完全不再出现时,我才会把这个问题从本子上划去。
我的感触就是,世界上哪有什么成功独门秘籍,当你学会把最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时,成功自然也就离你不远了。
但是成功的前提是do it,道理听得再多,也是别人的经验,只有通过方法的转化,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带我前行的始终是那个看似渺小,埋头苦干的我。
有时候,道理懂得越多,给自己的束缚也就越多。不同的道理之间又常有矛盾,不同的建议之间也会有冲突,心灵鸡汤吃多了,味道也不同:有的咸,有的甜,有的辣。吃多了,肚子会坏,步子会慢,脑子也会乱。有些时候,把鸡汤和道理放在一边,先迈出一步,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修正。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那个懂的很多,会的却不多,最后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一事无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