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得了一副羽毛球拍,不自然地迷上了从前不屑一顾的垫球。
犹记得初学羽毛球,“师傅”认真地从垫球教起,看她轻松自在的动作和羽球流畅优美的弧度不由心生羡慕。但当我真顶着烈日一次次地弯腰捡球,一眨眼的功夫又要周而复始时,这项枯燥无味的基本功就被毫不犹豫地弃之一旁。
问初学者想要学些什么?大抵多半人都会选中等偏下难度的开始练习吧——太基础的没难度不说,仿佛自个儿身价也跌了似的;太难的又没把握,说不准会被看成自不量力。
于是我直接挥起了拍子开打。
如今从头拾起,才蓦然发现其中乐趣——
主题旋律
完美降落会撞击出一声“碰”,仿佛塞了颗定心丸;紧急迫降会匆匆忙忙蹦一声“当”,常常不多时就伴随着机毁人亡。正是这时而稳如泰山巍巍时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叮当声抹去了孤寂与无趣。
持之以恒
起初甚至突破不了五个,烦心之感卷土重来,然而在持之以恒的发球捡球中不断突破了十个,二十个,直至今天的六十个。当然,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跨越了大约半礼拜的挥汗如雨。正是这数个微小的突破聚集而成的大数据记录着我的进步。
勇于创新
练惯了右手,左手也不由摩拳擦掌。如今左手不仅打破了三十个的记录,还实现了人生中第一次换手垫球——左右手完美互换衔接,稳稳接住并再次抛起了球。正是这最最起源的一个闪念,和一个付诸于实际的微小行动扭转了曾经我以为的不可能。
敢于挑战
前段时间《最强大脑》节目刚刚收官,作为最新一批路转粉的大脑迷,我当然对从前的老档案颇感兴趣。当翻到鲍橒资料,瞥到他是世界盲棋一对五第一人,不由心生向往,萌生出盲垫球的灵光来。事实证明我的记忆力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力完全够不上天才级别。虽把这种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定位成敢于挑战有些古怪,但我仍认为自己难得疯狂一次,这种精神还是值得保持的。正是这种看起来有些奇葩的挑战精神,或者称之为冒险精神和投机精神也不为过,在我们的未来之路上充当着风向标的角色。
善于联想
正如上文提到的,将“盲”与“垫球”联想在一起也是一种独特的思路。锻炼记忆力的方法不是还有一种叫联想记忆法吗?正是这种把看似毫无关联的两者有机地联系到一起的能力,在我们的脑海中构建起框架体系。
也许这么说太大白话,也许这么说是强行灌输心灵鸡汤或小故事大道理,但我仍很高兴锻炼了自己的归纳能力。也许这是化归思想和提速公因式的体现?哈哈,合理的联想有时能带来许多乐趣。
幸甚至哉,书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