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基本特征为: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根源在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具体原因大致包括:对方道德水平不高;争取资源利益;落差、心理不平衡;故意恶心。
道德绑架应用场景广泛,常见于亲戚、朋友、陌生人之间,现实场景和网络(暴力)都可以应用。所用的“道德标准”无非亲情、孝道、对你好的善意、朋友标准、公共美德、个人付出回报不对等、个人愿望、同辈群体对比(类似邻居家的父母、孩子)、假装弱势群体(小孩、老人、孕妇、残疾)、用集体利益(公共善)压制个体、用社会恶的反例压迫对方等。
上述场景基本出现在个体对个体情境中,基本以言语“攻击”为主,每种类型都可以对应大量实例,这里不做详解。还有一种行动“攻击”需要注意,比如插队,吐痰,乞讨的要钱,这类行为本身道德低下,人们本能会拒绝,但他们会以“急事儿”“弱势群体”“公德心”等反驳,对方插队,侵犯的不是你个人的权利,而是集体的权利,道德在这时候才会审判对方。所以,以大义侵犯(绑架)个人私域时,我们很难辩驳(别人教育你不要抽烟、看片、撸等个人习惯时),个人侵犯公域(集体权益)时我们才敢理直气壮指责对方。
所以,我们需要界定道德绑架或审判的基本前提:一、如果对方道德水平确实低下,表现上触碰道德底线,行为上违背道德标准(比如破坏公物,殴打老人欺负弱小,公共场合抽烟,违法行为等),损害了他人利益,这时候正义的人们应该理直气壮用道德批判、审判他,这时候不是道德绑架,而是捍卫道德。二、如果对方在道德标准范围之内,在不违背法律,不损害他人利益或保护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的不作为,可以被理解和接纳(不让座、不下水救人等)。
我们道德绑架的基本在于对方的不作为,用道义道德大善的理由“期望”或“胁迫”或“抱怨”他应该做,让对方履行某种“义务”。很多人面对这种场景百口莫辩,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道德绑架的厉害之处。它的威力在于用正义、道德、集体的力量“压制”个体,对方的出发点是对的,代表的是正义的大多数,正面反驳比较困难,只能默认、拒绝、狡辩,形式上、气势上、道德上怎么都会“输”。
如果我们能找到道德绑架的“弱点”,攻击其七寸,它便不再凶残。道德是一种修养,它是对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不同于并高于法律,它本身不具备“责任”“义务”的属性,它只是一种评价标准,更多用来自律他律,不像法律一样具有审判功能。在不违背法律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道德不必提供任何“义务”,不用担负任何“责任”,妄图用道德要求对方做点什么,犯了逻辑错误:道德是评判的,不是用来做点什么的。道德绑架本质上利用的就是这种混乱逻辑——强制一种因果关系(道德=义务)+用集体套上一层枷锁(多数人对付少数人)+扣上恶的帽子(你这个人很坏没道德)。
我不让座,你可以用公德(尊老爱幼)评判我,我也可以用道德评判自己,但如果你用道德绑架我,试图达到某种目的,那你拿“道德”为工具谋取私利的行为恰好是“不道德”的行为,更是没逻辑的行为。如果你讲道德,干嘛用“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干嘛用一个评价标准,要来某种利益?按照这种逻辑:你老,所以你得给我钱。这不是混蛋逻辑是什么?!你老是评价标准,给我钱是行为要求,二者不搭嘎的,同理,道德的尊老爱幼和是否让座是我自己的事情,跟任何其他都没关系。
其实每个人都愿意在力所能及范围内遵守道德的,我们气愤的是那些拿道德为武器,攻击别人谋取私利的人。他们的行为其实很矛盾,他们拿大公无私的道德为武器,落脚点却是自私自利的自我道德,明显是以公德谋私德,以公利谋私利的小人心态。对付这种人,要严正指明他的逻辑错误,告诉对方,不违法不害人情况下,个人没任何责任义务去做某事,做是情分不做是本分,你可以要饭要钱,要来的是利益,不是道德,试图靠道德要东西的人,道德修养一般不够,动机高尚,手段错误,该回去学学思想品德了。
应对道德绑架,我们简单提出几种对策:
一、直接反驳法:曾经有一篇文章《如果你胆子够肥,我教你一句话噎死蠢亲戚》,里面举了不少例子用暴力方法恶心对方,这不是简单拒绝,而是用语言恶心对方。其实你有拒绝对方的可能性时,对方才用道德绑架来“对付”你,这时你可以严词拒绝,也可以反击讽刺。例如:“哎哟,当时我都劝你跟你表哥一样留在本地工作,找一份稳定的铁饭碗。你自己不听我的话,你看你现在把自己搞得多惨!”“大姨您别担心,我不图赚太多钱,就是趁着我年轻多出去见见世面;不然我怕留在这里等年纪跟您一样大了,就会变成见识短浅、鼠目寸光,去别人家里做客还要说三道四的老女人,那就太可怕太丢脸了!”
二、转移矛盾法:对方对你进行道德绑架,从心态来说,对方把你当成弱势群体,试图用道德、集体等不容反驳的外力给你施压,这时可以把矛盾转移出去,祸水东引,转嫁危机。比如某人想约整个宿舍去上网,其中一个人说小陈去我就去(他把矛盾转移给了小陈,小陈成了焦点,关键人物,用宿舍集体力量来压他);这时小陈可以有各种借口转移矛盾,比如:我也想去,但是我有点小事儿先去处理,你们先去,我忙完再说……这把矛盾转移到小事儿上。或转移到人物上,比如去找老师,约女票。要么用他们的逻辑推到下一个人身上,比如,隔壁谁谁谁在呢,他肯定想上网,得叫上他,于是矛盾点变成隔壁那个人身上了。
让座也是同样道理,不想让座可以装睡,可以拿行李做武装,这些是逃避战术。如果有人问,你咋不让座?我会反击说:整车该让座的人那么多,干嘛让我让?把矛盾转到整车人,以整体压制对方。在面临类似问题时,我们一般认为这是二元对立的问题,非此即彼,固化了问题,没打开思路发散思维,其实应该从多视角多维度思考,破解这种逻辑错误题。对方用道德绑架试图要挟你,你可以反击,可以转移,可以合作。对方把矛头指向你,你应该马上提醒对方,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的问题,你没资格指责,然后思考拒绝方法或矛盾转移法,或合作方法。要想到把矛盾推到对方,推到他处,消灭问题,稳坐钓鱼台(中间法则)忽略问题,解决问题……等N种办法。
比较难解决的经典问题属于父母逼婚及朋友帮忙(注意:帮穷不帮懒不帮贪)。前者用孝道压制,干涉子女情感生活,这种情况应该把矛盾点转移,不要纠结孝顺与否,结婚与否与孝顺没有必然逻辑,只要绕过这个矛盾,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朋友帮忙以借钱为最,借与不借都很麻烦,对方以朋友为武器逼迫你,这时你可以选择几种策略,首先矛盾点不是朋友,是不是朋友和借钱与否没关系,然后可以反客为主,向对方借钱,或矛盾转移说其他人跟你借了钱,借对方之手可以让他去要,或把注意力转向另一个问题,比如帮对方想办法借到钱,可以让他找其他朋友,可以把放高利贷的名片给他,可以探讨套现网络借贷等,问题的焦点和矛盾就转移了。
三、条件限制法:有些情境是个体对个体的二元问题,答案只有是与否,这时候可以尝试条件限制法。比如,你正在充电,对方跟你借充电宝,情境很简单,只有借与不借两种答案。不借对方说你小气,借吧,不知道对方啥时候还,如果提前要回来,对方仍可能说你小气,这种情况下进行条件限制可以有效遏制道德绑架。比如:告诉他,你在充电,你只充了20%,我可以借给你,我手机可以待机20分钟,可以让你充20分钟,或让你充20%的电等等。条件提前给他限制好,让他先有心理预期,后续就相对简单,在火车上让座也是如此。
在分析类似问题时,可以在是非之外加上限定条件,看看有没有其它可能性、替代性、限制性,具体思路是:我不马上回答,先给这个问题限制一些条件,满足为是,不满足为否,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要么居中墙头坐,不表态。权衡利弊要害,摆事实讲道理,先占住道德制高点,在理论上、事实上、情分上都占先机。其实很多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或利益不均衡,最后弄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以个人情况或大的道义做评判,忽略基本事实是不公允的,一旦信息对称或有前提条件,道德绑架将不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