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复习周后,变得格外繁忙。浑浑噩噩地混至学期末,面对期末考试,却又不得不开始认真起来,果然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试问,哪个大学生不害怕挂科呢?对于复习这件事,我室友总是投入得比我多的多,然而最终结果却并不总是尽如人意。对于核心课,他们总能提前个三到五天开始复习;而那些相较而言不那么重要的课程,也会在开考前的一两天着手准备。这在我身上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事。我极少在复习这件事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考核内容涉及本学期课内知识较少的我不会复习,老师明确表明会考的地方也仅仅是在开考前的一两个小时草草瞟几眼了事。与我室友为考试所做的准备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但投入越多收获就会越大吗?未必。
看成绩便知晓了。大多数情况下,室友为之辛勤付出的,最后得到的成果反而不如我这个临时抱佛脚的。与所谓的天赋无关,更谈不上说我功在平时所以胸有成竹。一个只想着及格万岁,甚至在期末前夕都不会拿出十足的准备“应战”的人,功在平时属实是个笑话。我玩心大玩性更大,平时上课就随心所欲,不怎么认真听讲也没有好好地做笔记,更谈不上什么课下巩固课前预习的了。偶尔那么一两次心血来潮,听个几节课就算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是以,每当拿到与我的付出不太成正相关的成绩,我竟没来由得有些羞愧,仿佛“高攀”了这份成绩。行文至此,恐有被杠之患,特此提前声明:我并非是在凡尔赛,也不是鼓吹复习无用号召其他人跟我一样临时抱佛脚。况且就我以前划水的经验来看,临时抱佛脚并非是个妙举。临时抱佛脚,佛有时候会一脚把你踢开的。事实上,在各个学段我或多或少都见过像我室友这样的人。为了完成某个目标,他们会比常人付出更多努力甚至不惜牺牲掉自己宝贵的空余时间,而收效甚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做的是无用功。事后,我也曾问过室友,这样付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为什么还要坚持?“可你知道吗?如果没有复习,可能我连现在的分都拿不到!”其中酸涩,难以言表。
我不知该如何去评判这样的行为,因为我甚至没有资格去评判。我没有做出和他们相同的努力,自然也不配将自己置于他们的标准线下,为其发言。我由衷地钦佩他们的耐心和毅力,也适时地谴责自己的惰怠和顽劣。我心疼他们没日没夜地付出,也为其不匹配的回报感到愤懑。我羡慕他们能坦然接受最终不甚理想的成果,也鄙视自己甚至没有向他们学习的勇气——我无法接受做出巨大牺牲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也无法始终不辍地坚持。许是我有些无能!
作者有话说:可能有些读者不太能理解我的这种思维,像极了得了便宜还卖乖的邻居家的小孩,总让人生出一种想揍人的冲动。我能理解!其实换位思考一下,想得纯粹一点也很好理解。重点是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因为自己鲜少付出而收获颇丰就自以为是、沾沾自喜,就自觉高人一等,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你所做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变成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把未来的你塑造为更好的自己!所以不要气馁,也不要着急,因为你们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