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听妈妈说:“这样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好了。”这或许和我母亲的出身有关。出身于农家的妈妈,或许有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满足感,让她安于现状,不会去努力尝试努力改变。
有人总是觉得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被媒体大肆宣传的有车有房月入百万的人生并不能算作成功,成功应该是内心的满足感。可是谁能说这样不是一种自我安慰呢?谁能说这种满足感不过是给自己打的麻醉剂,让自己习惯于懒懒散散浑浑噩噩的生活呢?
在我看来失败就是失败,在物质至上的社会环境里,很难有人可以独树一帜。
我有很多朋友都是那种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人,父母给出五百万资金让她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后成功地开了十五家店。
有她妈妈对她说:“你以后不努力我就每天卖门面,反正钱花不完。”
而往往这样的人还很努力很优秀。朋友高中毕业后的暑假去补课机构打工,开淘宝店,在大学里也很努力,上进。而我认识的一些人,家里本就没有巨额资金让他创业却还是每天沉溺在游戏里,今朝有酒今朝醉。在德国读了两年预科不能毕业进入大学,就在打算回国去搬砖。
怎样才能跳出懒惰的怪圈呢?我以前觉得这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属性,因为富人家的孩子往往在拥有更多资源的同时还更为刻苦,因为父母成功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从出身起就耳濡目染,而穷人家的孩子往往活在自卑感和挣扎之中。人需要付出极多才能过上和父母不一样的生活,工程师的子女还是工程师,商人的子女也成了商人而农民的子女还是农民。
商人可以给予子女创业的资金,工程师把智商留给了子女,而农民的子女不努力还是有家里的一亩三分地。
但是身边也自然有寒门贵子,一个女生父母是卖小菜的,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川大,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很快混入了高层,成了小高管。年入四十万,并且和另外一个高管结婚,男方家里豪宅,豪车,资产过亿。
她就是我身边的成功案例,也有幸能有和她接触的时间,当时还在读大学的她不卑不亢地去当学生会主席,在大学里,没有经济独立,坚决不谈恋爱。二十岁本来就是用来脱贫的而不是脱单。如果恋爱只会浪费生命中宝贵的青春岁月,那么,为什么还要在精神毒品里自我麻醉呢?努力,听起来就和每一篇鸡汤文里一样,只是一个口号,而看完这篇文章的你,又会回去倒头大睡,打开游戏界面。
无论你现在是多少岁?如果还没有走上经济独立的路,没有可以继承的家族企业还没有自己打拼出来的一片天地,就只能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的精彩生活,吃着泡面为生计发愁。或者拿着每个月3000元微薄的收入,住在员工宿舍里,没有女朋友,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在小城市或大城市里,默默无闻地孤独地活着。这不算做失败吗?
我以前是随遇而安的,觉得人生最主要的不是薪资报酬而是体验,可是富人可以去体验穷人的生活而穷人呢?
成功学在市场上大张旗鼓,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利益至上而缺乏精神文明的国家,但是物质上的匮乏也会带来精神上的匮乏,当你月入三千每日为房租和生活费犯愁的时候,又有多少时间和金钱可以拿出来分给读书和旅行呢?
没有人会对你的未来负责,如果你和我一样,没有家族企业可以继承,那不管你现在是怎样的,请不要辜负将来的自己。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