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没有一只熊孩子?不爱刷牙,拒绝剪头发,或者一听说要看牙医就嚎啕大哭,平时没有片刻安静坐好的时候,不好好吃饭,更别提吃药了。或许他只是偶尔发作,大部分时候还是个乖宝宝,或许他就是活泼淘气脾气大,分分钟让你抓狂。
无论是哪种情况,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都需要一些指导意见,好想办法让家里的“熊孩子”乖乖听话,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家庭生活的和谐稳定。
戴维.博根尼奇和詹姆斯.格雷斯都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者,他们两位合著了一本《如何哄孩子》,全书共31个育儿主题,从梳洗、出行、礼仪、居家、寝食等多方面给出了详尽的指导意见,教我们如何开心地哄、聪明地哄,让家里的“熊孩子”变身“乖宝贝”。
1.事前准备
无论想要哄孩子做什么,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想要孩子乐于刷牙,在他们是个小婴儿时就要开始准备,我们自己刷牙时就要大张旗鼓地表现给他们看,要给孩子准备卡通形象的牙刷和气味香甜的儿童牙膏。而想要哄孩子小声说话,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给他讲清楚小声、正常音量和大声之间的区别。如果想要哄孩子分享,要经常讲一些分享的故事给他听,并且在孩子有分享的行为时倍加赞赏。
可见,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就要从小对他们进行培养,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先建立规则,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是好的,也要自己以身作则、形成表率。当种种潜移默化都对孩子有了影响,他成长到某个年龄时,也会相应的做出合适的行为。
我有一位同事小于姐,最近在训练五岁的女儿独自睡觉,孩子在进屋之前表现得很好,躺下时也很平静愉快,还有点小骄傲,说是要自己睡觉了,但是当小于姐和先生离开女儿的房间,不一会儿女儿就哭着走了出来,说害怕。另一位同事李姐的女儿如今已经读初中,于是小于姐向她请教经验。李姐说,她在决定让女儿独自睡觉之前的几个月,就要开始给她“灌输”这件事,会隔三差五跟女儿说:“等你过了四岁生日,就是大孩子了,就要自己睡觉了,好不好?”“还有三个月就要自己睡觉了,你开不开心呀?”也会提前跟幼儿园老师打好招呼,让老师跟女儿聊天时“不经意”地提起“大孩子要自己睡觉”“自己睡觉的孩子很棒”。当临近女儿开始自己睡觉的日期,李姐就带着女儿去商场,让女儿自己选择喜欢的被褥枕头等床品。于是,到了女儿要自己睡觉的时候,一切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可见,充足的准备会让教育孩子变得事半功倍。
2.哄的技巧
哄可不是三言两语的耍嘴皮子,而是有技巧和方法的。《如何哄孩子》这本书里就提供了很多具体而有效的方法。
1)巧妙包装
宝贝不想刷牙吗?那我们来给牙齿“涂颜色”好不好?不喜欢防晒霜吗?这是“魔法霜”呀,可以起到“魔法盾”的作用,帮助宝贝抵挡阳光......你看,稍微包装一下,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的物品,摇身一变都是好东西了,孩子觉得有趣,一切就容易了。
2)做个游戏
哄孩子去看医生之前,可以在家和孩子玩扮演医生的游戏,用玩具听诊器给孩子检查病情,或者假装给玩具娃娃打针喂药。送孩子去上学时,在路上和孩子玩“发出声音”的游戏,定好在去学校的路上孩子要发出多少声音,家长要计分。
孩子喜欢游戏,游戏带来快乐,我们能和孩子一起快乐地玩耍,很多事情也可以愉快地做好。
3)选择的权利
虽然是直接、简短地“哄”,但是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比如孩子见到陌生人害羞不说话,家长可以说:“你想要说你好还是哈喽?”“你想要握握手还是握握脚呢?”“你想问客人的名字还是他的年龄呢?”哄孩子帮忙做家务时可以说“你想先把玩具收起来还是先整理床?”“你想先做作业还是先做家务?”
虽然是选择的权利,但是只是选择“这样做”还是“那样做”的权利,而不能给孩子“不做”的权利。
《如何哄孩子》这本书里针对每一种家长可能要面对的场景都给出了建议,非常细致,也很有启发性。
4)唱首儿歌
我们陪孩子玩耍时有时候会听儿歌或者唱儿歌,通常是为了开心,烘托氛围。但其实儿歌还有很多的妙用,比如给儿歌《两只老虎》改改词,就是一首《今天是上学日》:今天周一,今天周一,一整天,一整天,周一是上学日,周一是上学日,一整天,一整天。耳熟能详,朗朗上口,孩子听了一定很高兴,就会快乐地去学校了。
书里写了好多儿歌,原版都是英文的,我们找一下学一学,也会觉得很有趣。
3.高阶方法
如果孩子对着干,就是不听家长的劝告,怎么办呢?《如何哄孩子》告诉我们,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耐心地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诉求,然后从深层次解决问题。
孩子们非常抵触一件事情,一定是有理由的,只是我们不一定知道。耐心地问他们,搞清楚本质原因,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阅读《如何哄孩子》,我发现,要让熊孩子乖乖听话,其本质是我们自己就要能进入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思维看问题,从孩子的角度多理解。
通过书中提供的这些技巧和办法,我们不仅仅养育出了一个乖孩子,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责任感、分享意识和好习惯,而这些会令孩子终生受益。
文字原创,图片部分原创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