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提问:
“每次看到父母打电话给我,我就会突然变得暴躁,烦闷,不想接他们的电话,我这是怎么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与原生家庭相关的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前有北大博士后留学国外,与原生家庭断联20年,拒不回家看望已病危的老母亲,引爆舆论。
后有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新闻,引发全网议论。
为什么,一直被我们奉为人间最无私、最深重、最美好的亲情,如今却被一些人厌弃和恐惧?
父母控制压抑孩子的成长
《热锅上的家庭》一书中,提到了“相互牵引的家庭系统”的概念;
研究人员发现,西部某地兔子的数量时而大量增加,时而急遽减少;
不明缘由的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终于找出问题所在:
当地狐狸数量变化的曲线与兔子数量的波动,存在线性关系。
兔子繁殖旺盛时,被狐狸大量捕食,所以兔子数量锐减,狐狸的食物来源减少,数量也跟着减少,于是又出现了大量的兔子。
中国家庭中的上下代关系,也是如此。
一个系统,只有平衡了,才能有良性的发展;
若是一方强于另一方,弱势的一方必然受到压制,身心发展受阻,无法真正成长和独立起来,难当大任。
看过《白鹿原》的很多人,都会感慨:
为什么刚正严格、大公无私的白嘉轩,教出了懦弱无能的“逆子”,而狡猾顽劣的鹿子霖,却养出了能担当重任、堪称栋梁之才的儿子。
其实,正是白嘉轩的过于管控压制,才导致儿子白孝文、白孝武,不能自如地发展自我,做什么都受到打断和束缚,长年生活在父亲的“强权”下;
而鹿子霖的儿子兆鹏和兆海,却随着自己的本心接受了新式教育,真正找到了热爱的事,并逐渐成熟和强大起来。
作家武志红提到过,
抽到原生家庭“上上签”的人,是父母既能容纳和化解孩子的焦虑,同时也能给予孩子广阔自由的空间去拓展自我。
可惜的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家庭,孩子既被父母像提线木偶一样管控着,同时又“原封不动”地承接着父母的焦虑。
孩子不懂事时,父母在无意中控制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遗憾人生的延续和副本;
告诉孩子每个阶段要学什么,做什么,孩子力量弱就只能服从,实际上心里空间被不断地操控和压缩;
等到孩子步入社会,看清了人生的真相,有了自我意识后,就会出现对抗父母的行为。
就像网友说的,只要父母一打电话,就莫名烦躁,很可能是父母还在继续按照自己粗暴无知的方式,控制他,强迫他,导致他内心像高压锅一样,怨气不断,最后“嘭”地一声爆发了。
过分关爱,边界感差
同学灵灵和我吐槽说,她和母亲真的无法沟通。
之前灵灵妈在灵灵生孩子之后,到她那帮着忙前忙后了几个月,期间,灵灵妈就灵灵的生活方式,和一些细节上很看不过眼,母女俩爆发过好几次争吵。
现在母亲回老家了,本以为“距离产生美”,却不想母亲开始对灵灵“远程关心”;
有一次,两人视频时,灵灵无意中提到超市打折,家里买了5袋大米,结果灵灵妈就“惦记”上了,隔三差五地提醒她,赶紧吃米,不然米吃不完就放坏了,尽量别去外面吃饭。
要么就是灵灵家想买空调,被母亲翻来覆去地嘱咐了好几次,买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不要买太贵的,不实用的,告诫她经常吹空调对身体不好;
灵灵说,现在她接到母亲电话心里直发怵,总觉得自己 “被巨婴了”,像进入了一个蒸笼,喘不过气来,干什么都被“过分关心”。
最可怕的是,如果不告诉母亲生活的一些事,母亲总是担心,以为她发生了什么棘手的事;
如果告诉了,母亲又翻来覆去地合计、算计,又来折腾自己,给自己制造焦虑和恐慌,而她又要花费时间去安抚母亲的情绪,实在是又烦又累。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防御性利他,就是说,有时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并不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表达关心的人,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感受;
有些父母,因为不能消化自己焦虑的情绪,就干脆把烦恼扔给孩子,通过不断地提点和唠叨,来达到让子女容纳自己情绪的目的。
常见的就是有些人,到了适婚年龄,就会被父母和至亲催婚,搞'电话轰炸’,长辈们自豪地认为,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孩子“着急”,'当回事’。
却不知道,孩子本身没有的焦虑,被他们多次地“吓唬”给“引逗起来了”,可能会适得其反。
这种情况下,孩子一定不愿意接父母、至亲的电话,甚至想找个荒岛躲起来,再不联系。
有网友解释了反感接到父母电话的原因:翻来覆去总是说一些没营养的事儿,无非就是吃吃睡睡,说多了嫌腻,实在没有共同话题。
写在最后:
只有一个成年人真正被平视,不被当成“附属品”,被允许有自己的处事方法和生活习惯,能够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权和自主权时,他们才能有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
不爱接父母电话,正是子女对深爱的父母无声地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