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一趟》最开始是在我们班同学的课桌上看见的,第一眼就被封面吸引,借过来看了一遍简介,简单地翻阅之后我决定要买一本(我有收藏书的习惯,凡是看过的或想看的,自己都会买一本)。
书到的时候我很开心,拜托母亲帮忙拿了快递,就迫不及待地从学校赶回家。
草率地洗漱完,写完作业后已是十一点过,我依旧不顾明天的课程,坐在书桌前就着台灯,翻开了第一页。
我确信,那一刻我是兴奋的。只是,越往后看,兴奋逐渐被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一种……莫名的期待。
之后每晚我都会把它拿出来翻一翻,直到关上最后一页,我依旧是平静的,大概还会感叹一句:“啊……就没啦……”。
读《人间一趟》是一件快乐的事,不是激动的快乐,是那种平静的快乐。
书里没有通篇大道理,也没有心灵鸡汤,一字一句,写的是现实,写的是生活,写的是人生。温柔的文字里总是有那么几句,直戳人心。
在斗志昂扬时可读,在失意落魄时可读,在为情所困时亦可读。
我个人对阅读环境的要求很低,就一个条件——安静,而《人间一趟》就很适合在安静的下午,一个人静静地品。(但我一直没有机会尝试)
下午两三点是城市相对安静的时候,阳光落在页面上,伴着星星点灯的喧嚣,混合清新淡雅的茶香,融入自己安静的一隅天地,或激动,或感慨,或平静。
关于九北鱼,我了解甚少,除了《人间一趟》,就是偶尔在简书搜索一下她,看过她的两三篇文章。
记得当时上微机课,我闲着没事,就在网上搜索简书,进入官网后突然就想向我的一个朋友推荐九北鱼。顺理成章地点开她的主页滑动鼠标往下翻了翻,目光停留在《写作四周年,我有这些话想告诉你》上,快速浏览一遍又从头一字一句看起。
她的文字总是这样,一如既往的让我平静,只是这次有些许不同,在最后一刻,内心有了波澜。
她说:“想做你的小众喜好,陪你一同笑看这人间”
我们写作念头的萌芽不同,坚持写作的目的不同,但我想我们都是“以文字为信仰,并为之执笔成册”的人。
或许我成为不了知名作家,或许我也出不了书,但我还是会坚持写作,就像九北鱼说的“写作这件事,就一直继续下去吧,当我们年轻时,写风花雪月;当我们老去时,写柴米油盐”。
其实我并不太懂要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怎样才能做到“形散神聚”,但我知道,我写的是我的生活,记录的是我那一刻的心情与想法。不求每个人都喜欢,毕竟众口难调,只求字字真心,句句实意。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心血来潮。
临近中午,猛然点开简书,搜索九北鱼,看到其中一篇名为《24岁,来简书两年,我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书》的文章,就突然想写(突如其来的灵感),随手拿过侄女的草稿本和笔,对着还未拼完的拼图,就此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