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回老家过年。有天晚上我和堂姐从亲戚家回家,我们走在村里的小路上,几乎是漆黑一片,只有偶尔的烛光闪烁,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我不经意地看了看天空,特别惊讶,天空中到处都闪烁着明亮的星星,每颗都那么夺目,在城市中长大的我,印象中从没见过这么多星星,而且看到的都如同蒙了尘,也没有这么闪亮。我惊喜地指给堂姐看,她可能见惯了,很平静地看了一眼,就和我说别的了。
但那晚的星空却地深深印在了脑海里。
今年过年,我给堂姐打电话拜年,她每说几句,就要咳几下。她说:今年雨雪少,空气质量不好,村里感冒的人很多。我问她:现在晚上还能看到星星吗?“星星?整天都乌蒙蒙的。”伴着咳声,堂姐挂了电话。
自从2013年开始,我多了一个习惯,每天早起后,首先打开手机,看看当日的空气状况,如果在轻度污染以下,就去公园跑步,如果不好,紧封当天的门窗。偶尔空气状况会显示成绿色的优字,这一天的天空,肯定被朋友圈刷屏,大家互晒蓝天,那种兴奋如同过节。
我们也常感叹,那些记忆中的蓝天哪去了——哪去了呢?除了发问,也别无答案。
作为一名普通人,只能继续带着这些问题如常的生活。我能做到的就是天气好的时候,不开车、不坐公交车,步行5公里多到公司,除了这个,我似乎也没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就在前天和昨天,柴静和她的《苍穹之下》成了点击率最高的词语。昨天是周末,我特意找出一块时间把这部片子看完,看完后,我来回地在房间走动,有表达的欲望,却不知如何表达,唯一做到的就是打开手机,把这部记录片分享到了朋友圈。
尽管伴随着质疑声和议论声,但柴静这部记录片或许是里程碑事件,它第一次在公众视野里用一名普通人的身份去探寻近年来的空气问题并引起了如此高的关注度。当然,有人会说,柴静的身上有央视的光环,不能算作普通人,她做这部记录片,原央视记者、主持人的身份让她更容易地获取资源。
其实,慢慢成长就会发现,不管谁做任何事,都会有人在旁边指指点点,总会有人说他(她)不一般,或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所以,这次柴静同许多名人一样,是被放在放大镜下考量的,任何细节和破绽都要被品评一翻。
中午去餐馆吃饭,邻桌的人也在说这部记录片,一位女子有些不屑:“太哗众取宠了。”我直想冲过去,让她也取一次试试。倒是后面的大哥问她:“看完这部片子,你有什么感想?”她先纠结于柴静的孩子患病情况,又提到美国产子,却独独没有说这对片子的感受,其实赞同与不赞同无法裁定对与错,谁的理由能够说服对方,就是值得赞赏的观点。最后,那位女子终于承认她没有看这部记录片,所有的都是道听途说。
那一刻,我们有些震惊,所有的答案都想过了,就是没有想到没看过的人还能这般胸有成竹、目空一切。
这次这部记录片之所有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除了柴静团队的努力,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空气之忧,谁也无法逃避。我们不能保证空气不好那些天不出门,就算不出门,也不能保证室内的空气是绝对清新的,就算能把一个人保护好,也不能保证全家人都免受空气之扰。所以,当前的问题,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与外在物质条件无关,这次所有人都公平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如果要做更大的改变,作为普通人无能为力,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每个人都为改善空气贡献一份力。但大多时候,我们是一边感动,一边故我;一边抱怨,一边同大多数一样;一边期待,一边原地踏步。
这一次,但愿我们都不是原地踏步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