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记》里的前人故迹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黄裳老先生写于1947年的《金陵五记》之《金陵杂记》。先生笔下的前人故迹,有大有小,有正面亦有负面,有的是我们平日里没有注意到,有的确是我们孤陋寡闻的,但无论如何,却都是有趣有味的,值得梳理记录下来。有的先生只是一笔带过,自己却是觉得好玩的,就查资料,简要补充,流水账如下。
1.王荆公与半山寺
王荆公,宋相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也,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由于王安石曾被宋神宗封为荆国公,所以又称王荆公。
半山寺故址,为宋相王介甫的园囿。《舆地纪胜》:“由城东门至蒋山,此为半道,故名。”先生参观时,寺已废。
2.周处与周处读书台
周处,西晋名将,“阳羡第一人物”,在“读《周处读书台》之两点感悟”一文里,有介绍,不再重复。
周处读书台,在金陵城东南石观音寺的一侧,先生参观时,已用作小学堂了。
3.柳如是与钱谦益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何东君,浙江嘉兴人,明末清初女诗人,容貌为“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指明末清初秦淮河畔的八位艺妓,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之首。嫁明末大才子钱谦益为妾。钱娶柳后,盖“绛云楼”和“红豆馆”。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戏称柳是“柳儒士”。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苏州常熟人。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小朝廷弘光政权,钱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晚节不保(柳如是劝其不要降清,未果),为后人耻。
4. 徐霖与快园
徐霖(1462-1538) 字子仁,号九峰、髯仙,又称徐山人。明代戏曲作家。祖籍长洲(苏州)人,生于华亭(上海松江),后移居金陵。工书法,善绘画,填曲富有才情,且颇精于格律,他与散曲作家陈铎在当时并有“曲坛祭酒”的称号,并与谢承举一起被称为“江东三才子”。
快园位于金陵老城南箍桶巷西侧一带,是徐霖旧居,明武宗南巡,两次入住快园。当地人称为“小西湖”。先生去时,快园已经荒废——满巷污泥,尽头一片菜园,有一湾臭水,旁边就是粪坑,仅是看到了废亭的遗址。后此地改建为民宅了。
5.袁枚与随园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等,祖籍浙江慈溪,生于钱塘(杭州)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随园诗话》的作者。先生笔下不喜欢的人。
随园是袁大才子的别墅。在金陵北小仓山。本随氏之园,后归袁枚,改称为随园。先生去时,园就已经废了,改为一座小洋房了。不知现在变得如何了。
6.鸡鹅巷与裤子裆
说鸡鹅巷与裤子裆,就不得不说说明亡后南明小朝廷(1644——1662)的两位“大人物”——马士英与阮大铖。
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贵州贵阳人,明末大臣,官至内阁首辅。明亡后,在金陵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弘光帝)。成为南明弘光政权首辅,人称“马阁老”。后清兵渡江,抵抗,最终死于福建蒲城。但世人对其死因存疑,在清代,被后人所责骂。
鸡鹅巷就是马士英在金陵的故居。在老虎桥附近。故居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就是地名了。
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安庆府桐城县(安徽枞阳)人。是明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东阁大学士、戏曲作家。
阮大铖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明亡后在南明小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东阁大学士,清兵渡江后降清,后病死于带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
阮大铖一生投机,为人耻,但文笔确是非常好,流传下来的戏曲作品有《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合》。先生说还有《咏怀堂诗》也是被忽略了的。
裤子裆,就是库司坊——阮大铖故宅,在城南,小门口处。裤子裆后来成为小街巷“小门口”的一段,1950年左右并入了饮马巷。
阮大铖的故宅,即石巢园,清朝为陶湘所得,称陶家花园。先生去时,花园也已经荒芜了,成了民宅,仅存有一塘清水,两棵枯萎了的老藤,几块玲珑山石,水面上还有几只鸭子,夕阳照在池塘上面。
7.徐达与胜棋楼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封魏国公。
胜棋楼位于金陵莫愁湖畔,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重修于清同治十年。楼为二层五开间,正门中堂有棋桌,相传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大将徐达弈棋的地方。达胜,太祖以此楼赐之。至今“胜棋楼”内还挂有徐达的肖像。
先生去时,说这幅画让他觉得有趣,“这图上所画俯伏的样子,实在好笑。整个身子缩成一团,头部不见了,只有冠上的璎珞还在。画虽不高明,我想实际的情形,倒是差不多的。无怪太祖大悦,以为这是极好的奴才,要加以赏赐了。”
8.《桃花扇》与扇底下的小人物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讲述了明亡后南明小朝廷下,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侯方域(1618——1655年),字朝宗,明归德府(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家,明末“四公子”(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合称)之一。
侯方域是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明亡后,侯方域流落江南,入清后参加科举,为时人所讥。
李香君,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前已有介绍。
《桃花扇》里,除了侯方域、李香君,还有马士英、阮大铖、杨龙有等。马士英、阮大铖,前面已有介绍,不再重复。在短文里,先生独为杨龙有叫屈,为何?
查,杨龙友(1596——1646),名文骢,号山子,生于贵阳。明末清初的诗人、书画家。乡试中举后,与马士英之妹结婚。28岁时,奉母命移家金陵。明亡后,在南明小朝廷为官。清顺治3年(1646)在浙江衢州抵抗清兵,败退浦城。被俘后不屈而遭杀。
先生说:“杨龙友是清客,是权门贵戚,是帮闲,都不错的……在娼寮与豪门之间跑来跑去,所作无非是无聊之事,借阮大铖拉马,帮马士英统军,南都之陷,责任也不能全由他负……然而在《桃花扇》里杨龙友是写得颇为不堪的。当最后马士英从鸡鹅巷、阮大铖从裤子裆中逃了出来以后,被愤怒的人民抢去了细软书画和女人,打倒在地。这时是杨龙友出场,而且还借给他们一匹马,一起逃掉。末了阮大铖死于仙霞岭上,马土英命尽台州山中,都有了交代;而单单对于这个重要人物,为全剧线索的杨龙友的晚节一字不提,未免有点不公平。”
先生笔下的前人故迹,当然还有,自己也只是挑一些自己感兴趣,觉得应当记录下来,以备后查后用的。一本杂记,也是一出明末清初金陵城人物风情的烟烟雨雨,友友们如觉得好玩,可以淘先生的书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