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30多年,今天是第一次自己去医院看病,之前去医院都是陪父母看病。主要是去年9月体检有室性早搏,过了四个月了,昨天又觉得坐着休息时早搏情况明显,我想还是去医院看看吧。总的来说,就像农村人刚进城市一样,啥也不懂。
首先进去门诊楼,应该是要挂号吧,我看见前面有一排自助一体机,我还是更愿意跟机器打交道,于是就去操作,放进社保卡。结果退出卡来提示失败,我看周围的人好像也失败。那是机器出毛病了,就得去窗口排队。窗口不像我在家乡的医院,写着“挂号处”什么的,而是写着就诊卡交费,我也不懂。排到我时,我把社保卡和身份证交上,工作人员说用身份证开了就诊卡,问我充多少?我心想我没看病不知道花多少钱啊?我就问应该充多少,一般充多少合适?工作人员不耐烦地回答,各人情况不一样,有的几十,有的上千。我还是不知道要充多少,有点愣住了。后面排队的人也有些急。我又问平均要充多少,工作人员叹了口气说先充30吧。然后要输社保卡密码,我好久不用社保卡,居然忘了密码,输了三遍错了,给锁住了。于是只能离开医院,去银行。我在路上想了下,这边的医院是先预充下钱,然后挂号费和其它费再扣,最后看完了病多退少补。
解完锁回来,已经半小时了,我又重新排队充了50。到二楼内科,问了前台如何取号。工作人员挺耐心地把我指到自助叫号机,插入社保卡,选了一个男的主任医师。然后继续排队等着。半小时后排到了,我把体检报告和症状和医生一说,医生果然也是和拿体检报告时医生说的一样:觉得不适就开个药,觉得不影响就没事。我其实不知道问题大不大,于是问医生早搏有没有危害。医生问我是不是容易紧张焦虑,我说是。但是我说,主要是去年8月有一次过度劳累,心脏负担重以后才早搏,之前只有心律不齐。总感觉医生觉得看年轻不是什么事,但是我担心心脏病发作起来又没有预兆,很可能一直没觉得什么事,突然猝死啥的。医生于是建议我不行做个72小时的hoter吧,我从网上看到有人做了24小时心电动态监测,心想就是这东西了。于是又交上480元,戴上了动态监测仪。3天以后再看一下。
以前看老年人去办事,啥也不懂,要问很多,一般窗口办事的是没这闲功夫解释的,除了窗口的,也不知道问谁。现在的银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明显就好多了,会耐心给解释。以后像我老了,是更希望通过人工智能、自助终端这样的方式,因为有时间去研究,心情也不会太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