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用尊重的心态去理解他人正在经历的事情,需要全身心地去体验那份内在的感受和需要,暂时把自己的判断、观点和恐惧放在一边。全身心地倾听是需要练习的,因为我们经常不自觉地想要给出建议、说教和安慰。这些非倾听式的回应(Non-empathicresponse)虽然不能说不好,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人们首先最最需要的,尤其是在痛苦的时候,是全身心地倾听他们。这就是为什么长颈鹿语言建议我们首先要倾听。
你可以倾听他人,也需要倾听自己。很多情况下,为了能够全身心地倾听他人,首先需要倾听自己。
自我倾听
长颈鹿语言鼓励你养成一种经常性的自我审视的习惯,看看自已身上正在发生的一切,关注自己持续变化的感受和需要。当这样做时,就是在满足你的自我连结和自我尊重的需要,就会感到更有活力、更活在当下。你会发现,自己将更多地处于富有成效、精力充沛并心满意足的状态中。
长颈鹿式的自我倾听
我对自己说:我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我描述我看到和听到的:当我看到/听到....
我诉说我感觉到的:我感到....
我诉说我需要的:因为我需要.....
我自己决定,用什么来满足我的需要:
现在,我请求自己.....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倾听是去尊重和理解他人所经历的一切。我们往往急不可耐地给人忠告或安慰,并解释自己的立场或感受。然而,倾听要求我们清空我们的头脑,全身心地倾听他人。
当你感到痛苦时,比如难过、受伤、担心或生气时,停下来跟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做一个连结,通常就可以满足安慰、理解和倾听的需要。当你感觉困惑时,倾听自己的想法和内在的对话会让你的内心更加清晰。
当你感到愉悦时,比如快乐、激动、高兴和满意时,自我倾听可以让你在私下里确认和庆祝那些被满足的需要。无论何时,当你能确认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就是在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未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自我倾听的例子:
当我想起今天自己用了那么大的嗓门跟孩子讲话的时候,就觉得很伤心和沮丧,因为我没有跟他们建立我想要的联结,也没有满足我对于尊重的需要。
当我看到既要专注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对我是多么困难时,就感到担心和忧虑,因为我要保持健康和随时应对那些要紧的事情。
倾听他人------共情
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是,孩子渴望被倾听。专注于他们的感受和需要的倾听是共情的核心。倾听他人,与他人共情,就是跟他共处当下,是你给出的一份礼物------没有判断、分析、建设、故事或者任何想要修复的动机。如果能够全身心地倾听你的孩子,你就能够听到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即使他们的话听起来像是在批评、责备或评判。
对于倾听的回应不在于你的言辞。事实上,它常常是无声的。如果用语言表达出来会更有帮助的话,一定要试着用猜测而不是陈述的口吻来表达你对他感受和需要的理解。揣测或猜测,显示出你对他人的尊重,因为你从来都无法确知别人的感受与需要。带着尊重的猜测应该是这样的:“你觉得很沮丧,是希望这个拼图再简单一点儿吗?”“你感到担心,是想要确认你是安全的吗?”
猜得对与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心实意地对孩子发生的一切感兴趣。花一点儿时间,暂时把自己的事情放到一边,全然地跟孩子所发生的一切待在一起,是一份金子般的礼物,也是一条毫无疑问的通向联结的路。
非倾听式的回应举例
如果你想建立联结,这样的回应通常很难满足你想联结的需要:
忠告:我认为你应该.....
怜悯:这太糟了,他没有权利对你做这样的事。
安慰:一切都会变好的。
纠正:这真的没有那么费劲儿。
教育:你可以从中学习。
解释:我没想这么做,可是.....
评价:如果你不是这么不小心的。
修复:能帮到你的....
询问:你感觉如何?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的?
细心的爱就是倾听孩子并与之交谈------跟他们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在一边指手画脚
压人一头:你应该听听在我身上发生的.....
总结:别担心,马上就结束了。
讲故事:你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曾经.......
同情:你太可怜了。
总结
学习长颈鹿语言就好像学习一门外语,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一开始,当你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你的语言习惯,并开始实践时,会感觉有点儿笨嘴拙舌的,很尴尬。有时候,你甚至可能会怀疑自己没有可能改变旧有的说话和倾听习惯。这时你记住,学习一门新语言,即使只记住一点点也会有助于沟通,何况你每天有很多的机会去学习呢。长颈鹿语言的另外一个奇妙之处在于,只要一个人学会去运用它,就可以化解与他人的冲突,建立心与心的联结,并激励合作。
每日练习
请留意你在沟通中的意愿,你是想建立联结?还是想证明自己的正确,让别人照你说的去做?
留意沟通中的“流"。是谁在倾听?一天中时常检查你的感受和需要。
观察你的孩子或者其他人所做的事情,练习将你的观察与评论区分开来。
练习非暴力沟通语言中充满尊重的语式:我感觉....因为我需要/你感觉....因为你需要/他感觉....因为他需要。
练习提出具体的、当下的和“可执行的"请求。
培养你对他人感受和需要的好奇心。静静地自问自答:他现在的感觉是什么?他的需要是什么?所有一切都是在持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那些有效的而不是正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