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做互联网项目咨询时遇见很多传统企业的老板,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持、拼搏、吃苦、敢做敢当等等数不尽的优点,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对任何事物亲力亲为的勇敢。
如果这个世界退回20年前,这些优点一定能成就一个不错的企业,至少能够让一家企业存活下去,当时,一家企业经营所需的信息流、生产制造、供应链、销售、管理,每一个环节出现的困难都可以单点突破。企业家们学习的是六西格玛精益管理,德鲁克的西方管理学都在不断的教会我们的企业家如何控制风险、缩减成本、精细化管理和扩大收益。这些管理理念非常精妙绝伦,可以说他们的知识创造了商业社会过去200年的蓬勃发展。然而,随着文明进化越来越快,近5年的信息技术革新,超越了过去20年信息技术存量的总和,我们也不得不跟着时代一同进化。
如果要对过去200年的管理理念做一个总结,不得不说,过去的管理理念更倾向于把一家企业塑造成一个完美的【机器】,而每一个在其中工作的人,都是一个永不破损,任劳任怨的【零件】。
钟表一样精确的机械化逻辑只能用来建造简单的装置(企业的一个小流程)。真正复杂的系统,比如细胞、经济体、热带雨林或者人类的大脑都需要一种非技术逻辑。我们现在意识到,除了生物逻辑之外,没有任何一种逻辑能够让我们组装出一台有思想的设备,甚至不可能组装出一套可运行的、自我繁殖的、自我进化的、自我修复的、自我毁灭又自我新生的【活系统】。
陈旧的机械化逻辑造就了很多世界500强企业,但今天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在尽其所能的规避“大公司病”。互联网们更加希望自己从企业的内部就能创造出活系统所具备的全部特质。
于是,人们在将自然逻辑输入机器的同时,也把技术逻辑带到了生命中。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基因技术、物联网应运而生。
人类在创造复杂机器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回归自然寻求指引,自然不仅是一个基因库,还是一个创意工厂。没有单体智慧的蜜蜂,聚在一起就会产生“蜂群思维”,这种思维决定着筑巢、迁徙、共同觅食,而没有单体智慧的蜜蜂因此拥有了绝对的执行力,每一个单体蜜蜂的执行力又决定了蜂群决策。
数以兆亿计的信息网络汇聚在一起的智能,也许某天可以与人类自己的创新能力相匹敌。将生命的力量释放到机器中的同时,我们就丧失了对他们的控制。他们获得了野性,并因野性而获得一些意外和惊喜。之后,就是所有创造者都必须面对的两难境地:他们将不再完全拥有自己最得意的创造物。
企业也是同样,无论是员工,一种由无数默默无闻的“零件”通过永不停歇的工作而形成的缓慢而宽广的创造力。还是用户,在平台中自发的、随机的、无序的、混沌的创造商业和数据价值。企业的创始人们都不再绝对拥有他们,甚至不得不听命于他们“蜂群思维”的决策。
这个虚拟的互联网世界很快就会具有自治力、适应力、创造力、进化能力,也随之失去我们的控制。但在我看来,这却是个最美妙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