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我看来,根据一般的讨论与交流,理性思维不等于逻辑思维,感性思维也不等于形象思维。理性与感性的这组对应(如果不这么对应,各自或许还指代其它的意思)通常是指代思维的角度、态度和方式,比如在思考一个问题时,我是更倾向于客观、冷静地将问题置于一些可争论的理论基础或现实基础,还是更倾向于将这个问题的思考置于一种情感基础上。
打个比方,理性与感性就类似于两条路,而逻辑与形象则类似于走和跑,你在前行的路上愿意走还是愿意跑这是比较随意的,也是根据具体情况可变的,但路要是走错了,或许就得绕一绕了。 综上,我将下面的分析都建立在以上区分上。
其次,哲学“需要”什么思维,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那么绝对。其一,哲学在其作为思想的最根源的分划上就有许多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古印度哲学等等;这每一种哲学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方法以及发展历史都是大相径庭的,因而不能一概而论。
其二,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领域有所不同,比如有逻辑学、科学哲学、形而上学等等,这些或许更偏向于理性思维,而宗教学、美学等等或许就更偏向于感性思维了;然而,归根结底的说,理性思维是所有作为一门学科的 西方哲学(我不精于中国哲学,不敢妄言) 的基础,即使是宗教学与美学这类看似需要更多的感性和灵性的学科,仍然是以理性思维为奠基的,这也正是哲学区别于诗、艺术等等这些文化形式或者说思想载体的地方。
最后,综合以上的分析,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有较大的差异,这不仅与后天的训练相关,同时也与每个人的个性相关,然而我认为,如果要将一个研究称为哲学(西方哲学意义上)的话,那么理性思维是必要条件。
而感性思维却也不能说没有作用,相反,有时一些感性的触动或许能够激发出更多思想的灵感,因而对于不同的问题不同的人,感性思维也有其重要性,但在思想的具体构建上,不以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是不行的。 而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总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