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处理家中闲置的中文图书,我也忙不迭地淘了一些宝贝。其中包括,中华国学经典系列共20本。
看到书后,我家小宝起初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翻开最喜欢的《司马光砸缸》。但是,打开书后,孩子立刻不悦起来,嚷着害怕,不想看了。一头雾水的我看到图书内页后,顿感不适,配图太吓人。
我立刻查看图书的首页和背面,查看适合孩子的年龄段,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是有“幼儿养性,童蒙养正”,以及“优秀宝宝必备”的字样。由此可见,这的确是针对幼儿或者儿童的图书。
实在不能领会到这般配图的深意,对一个3岁的孩子而言,难道欣赏起来不会有压力吗?
从小处来说,不喜欢读这本书,或这个故事了;从大处来说,是否会影响儿童的阅读兴趣呢?
这让我想起了近几年流行的“丑书”,就是奇丑无比的毛笔字,看后,会有百爪挠心的纠结感,或不适感。但是,这在不少展览馆有挂展。
对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我而言,真心难以接受,平日里,审美固然偶有疲劳,但是,审丑绝不是一个替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