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 | 学国画从娃娃抓起——国画老师孙嘉遥

导语

孙嘉遥女士是个年轻的90后,但她的工笔画已经可以看见有扎实的功底,尤其是其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身姿婀娜,体态优美自然,意境丰满,可以让人看出其内心细腻处对美的追求。现在的她是一名中国画老师,年轻的她全身心投入进中国画教学当中,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对学生倾囊相授。她认为“学国画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孩子是最容易培养起对水墨画的兴趣和民族意识的。

让我们从人物画开始,一起来看看孙老师的国画作品。

国画·孙嘉遥

出生于1991年,吉林人,现居敦化,毕业于四平师范大学,自幼爱好钻研书画,作为一名教师,毕业至今有5年教龄,对学生倾囊相授,牢记不忘来路,不改初心,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教授每位学员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昭君出塞雪花飘,雪中红梅是红袍

为国平安联姻去,琵琶声中雁坠掉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飞禽·走兽·游鱼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难道,这不正是我们传授艺术的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明霜傲雪,娇而不艳。

——孙嘉遥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光阴濡墨,勾勒渲染着不老的岁月

工笔纸笺,悠然更迭着四季的颜色

水墨画又称中国画,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的笔墨情趣优美和谐、妙趣横生,意境深远独到,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愈来愈为世界所瞩目。

《美术新课标》要求“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要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让儿童从小了解、学习具有深厚文化和民族意识的水墨画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小学期间孩子年龄小,对笔墨的运用技巧较难掌握加上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束缚,使国画教学在幼儿中较难开展。我愿担起重任,学国画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了解并学习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和民族知识,培养爱国情操,传承伟大的民族文化。

——孙嘉遥

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其实不是培养画家,而是对孩子进行心理、人格、思想和情操的教育。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借绘画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美的情操。在各项艺术中,绘画又是最贴近儿童的艺术,儿童通过绘画可以直接表现他们的思想、抒发他们的感情,也加深他们对外界的认识。

学国画从娃娃抓起,愿年轻孙嘉遥老师能不忘初心,在国画艺术与国画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说明:本文图片由孙嘉遥提供,画作为作者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严禁商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