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柳青
读书!可以让我知道人生可以是什么样子。从书中,我可以发现他人的人生抉择,就像是长辈们常说的人生道理,但相对于当时的左耳进右耳出,主动地阅读与总结更能让我吸取教训!
这次的《人生》在我的字典里算是一本好书!记得上一次读这本书是在19年的6月,那段时间,我正独自一人蜗居在黑暗的回迁房中。对我而言,一本书,读一遍是无法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的,又或者说,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所以,这次乘着过年回家,我把它重读了一遍。
果然,再读这本书时,脑海中有无限感慨!十分想将它们写下来。这样,当多年以后的我也经历到相似的抉择或者重读此书的时候,可以看看现在的感受。
首先,我想先整理一下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为了清晰明了起见,我专门制作了一张图,放在下面。
这篇小说虽然短,但是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看书时遇到一本对你胃口、给你想象的书是令人兴奋的。读完之后,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在书中,我无法评价高加林在人生岔路口上的所作所为,就像是我之前在日记中写下的那样“在做决定之前,我永远都不会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是我只希望,当我做出一个决定时,无论未来是好的或者坏的,我可以果断、专一、少想。这样当未来的结果不好的时候,我可以淡然自若并且从挫折中学习;当结果好的时候,我可以真正地、而不是虚假地露出笑容!”但是我可以从他的经历中学习。
先说说高加林的生活吧!他性子硬、人又聪明,不甘心蜗居在农村,向往外面更大的世界。为了将小说的事件流弄完整,我将它整理为一份流程图。如下,这简要介绍了小说的情况。
在我看来,对于高加林来说,他的人生岔路口便是他决定和黄亚萍在一起、而抛弃刘巧珍的时候。但他也并非是那种虚荣的人,他在这个路口也抉择了很久,书中用三页文字来描述他的纠结。在结果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我不关心他的选择。
但是有一点我认为他做错的是,他抛弃了自己原本所拥有的,而去追求自己所未知的。(这里有重要的一点是。他在做出这个抉择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将拥有着的便美好,而且去追求自己未完全认知的东西。就像他在做出这个选择之前时,仅仅想到了巧珍的单调无趣,仅仅想到了黄亚萍的有文化,这是我作为一个读者所感受到的。)
这里写上德顺老汉在加林做出选择之后对加林说的话。
“你把良心卖了!加林……巧珍那么个好娃娃,你把人家搁在半路上!你做孽哩!加林啊,我从小亲你,看着你长大,我掏出心给你说句实话吧!归根结底,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颗苗,你的跟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你现在是个豆芽菜!根上一点土也没有了,轻飘飘的……”
下面的这幅图是我当初6月时写上的,也贴在这里,记录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