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庄子行于山中“一篇,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庄子看到山中的一棵大树,因为不成材不被伐木之人砍伐而得以长久活下来;另一个是朋友杀了一只不能鸣叫的大雁来招待庄子,大雁因无用而死。于是围绕要做成材之人还是无用之人,庄子展开了一番论述。
庄子说,自己要做一个介于有用和无用之间的人,即“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但他又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未免乎累。“他担心介于材与不材两者之间,实际似是而非,仍不免会受到牵累。于是他认为:”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意思是说,倘若我顺应道德随意漫游结果就不一样了,原因为:“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只要能主宰万物而不为万物主宰,就不再会受牵累!但是身为普通人类,有聚则有散,有悲就有喜,有赞誉就会有诋毁,不可能事事如意,必有牵累。所以他告诫弟子:“其唯道德之乡乎!”可悲啊,普通人类,回头是岸,因为只有道德才是唯一应当归向的。
那么,被庄子称之为唯一应当归向的“道德”究竟是什么呢?《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下篇开篇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是自然之天理,德是人类之良知,倘若我们外能循天理,内能守良知,即可“物物而不物于物”,即可“得而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