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躺在床上,我掰着手指细数前两个月定下的目标:“从120斤减到100斤”,“和孩子一起学小学英语”,“考社会工作者证”,“学习理财”,可是,两个月过去了,我一个目标也没完成,都是半成品。明明设定目标时很是信心满满,心怀希望,为什么会半途而废或是虎头蛇尾?媛媛老师的《精准努力》,帮我解了疑惑。
1.在一段时间内,确定好一个目标
刘媛媛老师的《精准努力》中提到:“大多数人对于时间没有概念,对自己的执行能力更不了解,所以在确定目标时,一定要在一段时间内确定一个目标,毕竟人的时间、精力、意志力都是有限的,目标越多,越没有行动力,勉强把所有事情向前推,哪个都做不好。”
上个月,我报了媛媛老师写作课的同时,还报了理财课,本来不多的时间和精力被分成了两份,更意外的是,上级领导突击检查今年工作开展情况,需要整理许多簿册。孩子学习不好,检查出属于多动症的一种专注力不集中,学习上需要全程陪伴。吓,这下开锅了,网上授课是有时间限制的,班上工作是必须完成的,孩子是必须陪伴的,我恨不得自己能够变成蚯蚓,用刀剁成十段八段的来替我分担这一切。到最后,理财课作业没交,写作课勉强过关,工作簿册稀里糊涂,孩子学习鸡飞狗跳。看,这就是没有安排好时间,没有掌握好自己精力的后果,一事无成。
所以,不要把自己想的太超能,觉得自己能驾驭得了时间和精力,除非你已是成功人士,当然,成功人士会有更大的目标等在前面,而不是驻足不前。
2.把目标分解为关键结果,盯住实现目标的步骤
媛媛老师说:“不要总盯着目标看,会减弱你的行动力,会把看到目标时的激动偷偷代替自己的行动,什么都没干,却可以获得满足。”
为了实现我的写作变现,我不但报了写作课,还买了一书架的书,作为我增加素材库的准备,每天看到满满的书架,心里美的冒泡,满足极了,就好像这些书全部都被我读过,研究透了,我已经成功了似的。其实我都没看完几本,看完的还是了解个大概。
这样下去,我的目标会理我越来越远,我开始分解关键结果,比如读书:计划好这个月要读的书的种类,选好四本书,每周一本,读的同时,到网上查看这本书其他读者的观后感,看一些这种类型的其他文章,帮助我加深理解。每本书看完后整理读书笔记,素材收集,自己写一篇文章发到网上,与读者互看互评。
制定好一个目标,从分解关键结果开始,逐步实现,持续向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