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1月21日,阅读《自我导向行为》全书。
我见:
认识情境,如果说你想要改变自己的某种行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死盯着这个行为本身,而是要充分了解导致这种行为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思:
要想改变某种不良的行为,如果死盯着行为本身,有时可能会变成一种负强化,让这个行为变得越来越顽固,越来越难以改变。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就每年都能遇到几个特别的孩子,这些特别的孩子有各种各样不好的习惯,不良的行为。要帮他们改善,经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在与他们斗智斗勇,用心交流的过程中,我就注意到这种现象。某些孩子有不良的行为,当你强烈地想帮他纠正时,他的这种不良行为,给他的印象越来越深,越来越难改变。
对后进生如此,对优秀生也是如此。
有这样一些优秀生,平时的互动测试都非常棒,但真正检测的时候,却无法考出一个高分。甚至你还能发现,某些孩子把正确的都改为错误的。
书中说,纠正自我认知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结构化日志,对自己某种行为发生的情境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录。结构化日志包含的三要素是:情境、行为和结果。
这些方法,可以复制给孩子们。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观察,及时记录,老师再帮他们寻找出问题所在。
二
今天进行了半学期学习情况总结,根据积分评出了综合评比前三名,作为优秀学习者颁发奖状。还选出了一个优秀小组。还有一位同学经常帮助其他同学,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
按我们的约定,100积分可以兑换一份礼品,或是兑换一次抽奖的机会。除了一位同学直接兑换礼品,其他同学选择兑换抽奖的机会。
其中一位同学抽中了200字以上专稿。
下面我就要为他写一份专稿,明天好兑现我的承诺。
踏实做事的吴哲烨
第一次在课堂上看到吴哲烨,就被他专注的学习状态所吸引。不管周围的同学怎么样,吴哲烨同学总能保持比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哲烨同学的互动做得很好。
课后练习,他也很用心地做着。不管是作业还是练习,他基本上都做得非常工整,准确率也很高。
布置给他们的选做作业,比如数学小讲堂,比如课本预习活动,他都积极参与着。
本期不管是数学积分还是语文积分,他都是第一名。
不过检测的时候,哲烨却没有考出非常理想的成绩。而且被扣分的点,基本上都是他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