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忙完,静下来的时光,我去见了些朋友,去画画,看书,交流……休息的日子,匆忙,慵懒,又欢喜。
今夜,窗被小雨敲的叮咚响,倒是不错的催眠曲,搂着大胖猫,不知不觉在沙发上睡着了,再醒来,已是半夜。睡意去了大半,留一盏微光,回味和几位朋友的聊天。比如“你人生中什么时候最快乐?”比如“你要赚多少钱才会觉得有底气,不慌乱?”
走过了那么多时光和弯路,才渐渐明白,要正视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才不会后悔,一切有迹可循。
抓住了一些核心的原理,再进行倒推,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了。看了些有关于消费陷阱的书,哦!原来很多选择,不是我们自己做出的选择,而是被这个社会喂养的。一下就明朗很多,从自身去思考,我们到底热爱什么,重视什么,为什么而疯狂,为什么那么执着!而背后,引起这些情绪的终极原因,是因为什么没有被满足呢?
真正让我们快乐的,除了很多钱还有什么?钱能带来很多选择权,那在选择后,得到后,我们的快乐能保持多久?这个阙值是不是不断调整高低?
朋友说我是位悲观主义者,想了想,确实很理智,有时候说的话,也极其悲观。可奇怪的是,我所有的画,连选的颜色都是暖色系,很温暖。都说画作能反应作者内心……我俩商量后觉得:天生的悲观主义和拥有乐观的心灵并不冲突。也很好的解释了,两个极端的无限拉扯有时候确实会对人引起内耗。
人的大脑非常复杂精妙,到现在,科学家还在说,大脑有很多的区域并未开发。大脑会思考,重塑思想,下达指令保护自己和身体。它是如此理性又充满感性,那我们如果和自己大脑做朋友,是不是找到了很棒的一条捷径和“友商”。
如果大脑每天都说;你很幸福,你很棒了!直接下达最简单有效的指令,看人,看事物再通透些,我们是不是更快乐?那怎么去给大脑激励呢?
今天刷到的一篇文,是爱因斯坦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宇宙中存在一种力量,非常强大,无法用科学来解释,那就是爱”。
我不大了解物理学,对科学也是保持敬畏。仅以地球上的生物来看,至少大部分的生物,对于下一代,是有爱的。虽然生育的过程有风险,自己的生命也可能会流逝。
深挖核心需求,我们的美好愿望把外衣褪掉,那核心在意的大概就是:“我与我在乎的,或与我有关的人或事吧!”这样就好理解,作为人类,为什么他们在离世时,不舍的事物千奇百怪,还带入了墓中。
可能是父母子女的爱,可能是钱财权利之爱,也有对于世间万物的怜悯大爱吧!
今夜废话,至此!有感想的,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