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方向

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许多本科生依然将自己看作罗伊斯所谓的“下等、没有价值”的“新手”。同时,那些立志成为教授的研究生继续远离现实世界。研究型大学依然挣扎于这样的矛盾中:一方面,古老的理想要求本科生从广博的课程中得到教益,另一方面,给本科生讲课的都是“昂贵”的研究人员,要为多样化的未来社会培养本科生,他们缺乏准备。至今,培养大学教师的制度并没有很好地考验过这些未来教师的“道德操守、社交能力和个人特质”,而选拔教师的程序也不提这方面的要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人,不一定真正适合这一职业。这样的后果有可能是有些人在教师岗位上痛苦煎熬,度日如年,找不到工作的意义,也没有前进的方向;更严重的后果可能是一些没有职业操守的教师,对孩子的发展,乃至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想想着实令人生畏,因此如何在培养教师前就做好职业兴趣,职业适应,职业素养的调查测试是当前师范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