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安塞腰鼓》一课的阅读提示中写到“这是一篇很适合朗读的文章,大声朗读几遍,自然能感受到其中强烈的生命律动”。最近在读王君老师的课例,备课时就会不自觉地想要模仿借鉴。我喜欢这篇文章,即使是自读课文;我喜欢朗读,即使水平一般;我想要带领学生们体会诵读之美,在诵读中感受语文味,在诵读中寻找自信心。
然而,之前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诵读的训练较少,若不是上公开课,多是让学生早读时读熟课文就罢,然后教师演独角戏,灌输式教学。我们班的学生性格活泼、聪敏灵动,也较喜欢语文课,只是在学习上缺少一份沉静,认真地深入地思考是有难度的。
所以我就担忧,诵读这种形式会不会只流于热闹的表面,学生们到头来什么都学不到呢?
王君老师说:“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我最终决意改变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去探索更新颖、有趣、有效的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各种形式地诵读
@先听音频范读——
提示学生们注意字音、节奏停顿、语气语调等。
@配乐自由朗读——
鼓励学生们放声朗读(气氛热烈,感觉还不错,大概是众人皆读,个人不会被突显的缘故罢)
@学生自愿个人来读——
班中只有三四个喜好朗读的学生举手,多数学生不好意思甚至不愿读。我们的孩子啊,平日里还是缺乏锻炼的,缺少朗读的训练,缺少大方自信的锻炼,缺少勇于尝试的锻炼!这个教学环节略显尴尬,但我没有就此带过,而是进一步引导他们挣脱思想束缚、冲破观念羁绊、撞开心灵闭塞,鼓励他们站起来,读出来,哪怕就一小段。
学生读完后,找另一学生点评。点评中,孩子们带给我许多惊喜——我惊异于孩子们的智慧,惊叹于他们点评的到位。我借此慷慨地夸赞他们,由衷地为他们竖起拇指。
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孩子们朗读的激情感染着我,我明媚喜悦的心情也感染着他们。我们朗读,渐入佳境。
@分任务朗读——
女生齐读,男生再齐读。一男生领读,遇到“好一个安塞腰鼓”就全班齐读,遇到“隆隆”一词就拍桌子打着节拍读。
同学们有了“读”的情绪,越读越带劲,越读越投入,读得有声有色,读得声情并茂,读得情浸其中,读得有滋有味。
@读出你对文本的原初体会:读《安塞腰鼓》,我读出了……
我读出了安塞腰鼓排山倒海的气势,
我读出了安塞腰鼓的粗犷豪放、刚健雄浑,
我读出了后生们茂腾腾的活力四射和激情昂扬,
我读出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
我读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自然淳朴、富有强劲的生命力的赞美……
同学们的思考或深或浅,无妨,打开思路,让思想如溪流汩汩流淌,终会唱出属于自己的欢歌。
沉浸在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中,看到孩子们愈加明朗自信的脸庞,我有感动,有欣慰。我确信这45分钟里,我们师生都有一种全新的体验和一份无以言表的沉甸甸的收获。
朗读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各学段都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要做到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好文章不厌百回读,只要喜欢朗读,下功夫多读,定能读出语文的味道。
第二课时:朗读+品读
通过比读,自由赏读等方式,重点品读了课文中的第7、16、18、23、27、30自然段。这一课朗读后有品读,品读中又贯穿朗读。
课堂中,学生们饱含深情地读,全神贯注地读,多元感悟地读,融会贯通地读。课堂中,学生们读出了节奏,读出了兴趣,读出了韵味,读出了神采。这一堂阅读课我们找到了“阅读味”。
我们的课堂要充满读书味,其关键就是让学生产生“读”的情绪,“读”的需要,“读”的饥饿感。“诵读”不是简单记背,诵读的要义是“得其滋味”。正如王荣生先生所说:“以得滋味为要义的诵读,是双向的运动,它既是理解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读者表现于传达理解的方式,是读者与文本的情感交融的。”原来,寻寻觅觅中,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有浓浓“读”味的课堂。当然有“读”味的课堂就有了浓浓的“语文味”。
反思:
《安塞腰鼓》这节课的教学,在尝试中有欣喜的进步亦有遗憾的不足。不足之处在于:
1.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诵读放不开,解读没思考,似被边缘化,成为了“观众”。
2.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具体详尽,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学生们对语言的思考不深入,口头表达不准确(给人一种意会到了却难以言说的感觉)。
勇敢地尝试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中,我们师生会遇见更美的语文,更自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