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生涯是有分阶段的,从新教师到骨干教师再到卓越教师,需要坚定信念,孜孜不倦,不断学习成长的。
众人皆喜欢光亮,有光皆明,就容易找到方向。我喜欢“明师”这个词,“明教育之理与道,明教师成长之理与道”。
专业成长有“模”有“道”。
教师专业成长和知识结构息息相关。新教师积累了足够的教学经验,也能成长为骨干型教师。骨干教师,要能成长为卓越教师。却必须建构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课程体系。
每个阶段的教师成长都有成长模型可供参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张老师是这么做的,也是因此成为名师的,所以这本书才会有如此向心力,张老师会有如此人格魅力。
“如何从骨干教师走向卓越教师”是第一讲中笔墨最多的。
书中给出了三个关键词:方向,能量,行动。
张老师把“读人”,放在了广泛的读的第一位。“吃进去思想,才能成长为社会意义上的人”。所以,要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为了能和优秀的人对上话,须得“不待扬鞭自奋蹄”。和优秀的人成为朋友,自己也会慢慢变得优秀。这段话真让我感动。忘了是何时何故关注张老师的,只记得当时买了一套“名师课堂教学实录”,里面有张老师《挖荠菜》的课堂实录。当我被老师的课堂深深感染时,我特地看了一下作者——“张祖庆”。当时我还只是一个代课老师,既不明教育之理更不明教师成长之道。而今,成长之路已启航,向师之心已日近。心里除了欣喜,更多的是“自奋蹄”。
只有读书的时候,才是离他人最近的时候,也是学习他人智慧的时候。《教师阅读地图》《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书成就名师》《迷人的阅读》《插花地册子》《文学回忆录》……虽然这些书我一本也没读过,但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我看来,这是阅读盛宴地图册,是汲取智慧的最佳途径,更是变得优秀,结交贤者的不二法门。充盈内心,丰满精神,须得多读书,这样能离榜样近一点,再近一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读张老师的书像在照镜子。一边读书,一边照出自己的美丑。见贤而思齐,知不足而后进。是反思,是激励,也是进步。
后记:时隔多年,经历颇多。看书容易,下笔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天道只酬勤!感谢自己,从早上到中午,写出了这来之不易的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