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不入情
不言:不依靠语言
具体的解释就是:圣人处事,不掺杂自己的情感;教化他人,用行动而不用语言
圣人处事,不掺杂自己的情感
而我们处事,常常会夹杂着个人的情感态度,或好的或不好的,用先入为主的思想去处理事情、评价别人。
昨天有个帖子:刚刚在kfc忍不住扇了熊孩子一耳光。
情况如下:楼主在kfc买了薯条和可爱,拿着在商场买的花瓶等待自己老公。期间熊孩子满kfc跑甚至还直
接在楼主桌子上抓薯条吃,后来薯条被移动位置后,熊孩子为了能够继续抓到薯条,将楼主新买的花瓶打
碎了。楼主跑去找熊孩子的看护人——奶奶理论的时候,奶奶一句“是他摔碎的又不是我,你找他啊”,
楼主问怎么办的时候,奶奶一句“他又没钱,你有本事打他一顿啊。”,然后楼主就扇了孩子一个耳光。
帖子被曝光后,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打人就要负法律责任,你可以教育孩子为什么要打孩子,因为评
论者曾经被扇过耳光。有人说:楼主扇得好,就应该这样,来自深受熊孩子残害的人士一枚。
如果读过道德经你会怎么评价?
首先《道德经》里面的说到: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是辩证的、对立的,有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想要处理好一
件事情,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我们还需要不掺杂个人情感。
1.不用以往经验谈论当前的事情;就如同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即使都是扇耳光,所处的条
件、激发扇耳光的行为都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因为自己被扇过,就觉得扇耳光的就是恶人,被扇的人就是
绝对的受害者。
2.道德经辩证法告诉我们:没有绝对的对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种因得果。事件中,熊孩子被扇耳光完
全是由于他之前所做的一系列行为引起的,不论年龄、不管学历、不分性别,只要是个有独立行为的人就
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你说4岁还不具备独立思想,但是当时的条件是孩子的监护人已经用自己
的语言将孩子放在了一个独立人的位置,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位置上。所以才有楼主的打人行为。
3.所以,抛开个人感情,扇耳光实则是合理的。只是不那么合情,因为对方是小孩子、而且还是别人家的
小孩子,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凭什么你一个外人要去教育他!
教化他人,用行动而不用语言
而我们常常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去教化别人。
昨天,我看到热门微博里面有人说:最讨厌地铁上这样的人。
配图是:一个男生坐地铁,张开腿坐着,占了两个人的位置
当时我就在想,这个发微博的人自己有没有过这种行为呢?因为我想起一件事情。
前几天我坐地铁的时候,到站一对50岁的大叔大妈上来了。
大叔看到有个女生一个人占了两人位。
指着女生说到:“女孩子家家的,腿长那么开做什么?坐过去点,给别人腾点位置。”,女孩子低着头挪出
一个位置,大叔让大妈坐了过去。然后,大叔转向对面,对对面的男孩子做了同样腾出位置的指令。男孩
子拒绝了,大叔唐僧式的说了一堆,到下一站站男孩子下车了,男孩子旁边两个女生也下了车,一下子多
出三个空位。大叔坐下后,拍着身边的位置对对面的大妈喊道:“坐这里,这边宽敞点。”于是两人就坐了三个人的位置。
看,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缩影!
所以现实中我们很难做到【圣人】,不过至少不要用感情、用一张嘴来稀释我们的福运。中国古代思想告
诉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有福气的人首先你得是一个好人,好人的意义很广泛,但离不开少说话多做事、不
用恶意揣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