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古琴 丨浙派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其操琴风格属于吴越系统,指法圆润,节奏紧凑。创始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琴家郭沔,祖籍浙江永嘉,他用自己高超的艺术造诣、对琴乐的独特体会和对国家危亡的急切关注,创作了《潇湘水云》《泛沧浪》《秋鸿》等传世金曲,也为浙派琴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匚 最静的乐器
第一次听闻章老师演奏是在钱塘庙会的开街仪式,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随着琴弦的拨动,只觉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琴声时而深邃沉稳,时而调扬婉转,好像所有人那一刻都已经远离了喧嚣的都市。
古琴,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有文字记载的民族乐器,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相对于其他乐器更为幽雅,所以在古代古琴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静心悟道的不二之选。
据琴家演奏风格、师承与美学观念的不同,出现不同琴派风格。浙派古琴因其“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的特征在当时的琴坛形成了不小的影响,从而成为了第一个以地域命名的琴派。章老师告诉我们“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的意思就是质朴而不粗俗,文雅而不浮夸,现在他们都是以这八个字作为标准,在演奏、打稿的时候尽可能地去贴近这个准则。
匚 始于责任继于热爱
古朴的琴台,淡雅的香气,墙面上挂满了一把把深浅不一的古琴,这就是章怡青的霞影琴馆。说起这个琴馆可有段历史了,这是章老师的妈妈徐晓英先生2001年所创立的,算是国内最早的一批了。
为了不让流传千年的古琴从此断代,章怡青从小被妈妈要求学习古琴,“从小家里对我的教育就是你必须要弹琴,没有选择。”
章老师说古琴难学易忘,于是随手翻了一下古琴琴谱想一探究竟,翻开就傻眼了,既不是五线谱也不是简谱,由各种偏旁部首组合而成的“字”密密麻麻地排布着,章老师介绍道:“这叫减字谱,就是它用汉字的一个偏旁或者是一个部首来代表一个特定的含义,然后呢就用上下结构组合成一个指法,所以它的指法其实是变化很复杂的。”
虽然古琴的学习始于一份责任,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章怡青越来越能够体会到它的魅力。“行为习惯和眼界在潜移默化中都被古琴所影响,越深入越敬畏,我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了。”
匚 没有生活,只有古琴
章老师的日常就是从早上八九点到琴馆自己弹琴看书,中午到晚上都排满了课程,每天如此,全年无休。几十年如一日的弹琴不无聊不乏味吗?对于这样的问题章老师显然已经司空见惯了,“虽然外在物理现象是没有变化,但是我的内心还是很丰富的。我可以体察到自己手上能力的变化,也能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并不觉得寂寞。”
看着章老师云淡风轻的样子,大概这就是脱俗吧,她形容自己是个没有生活只有古琴的人,而那份从容与满足比很多人的精神世界都要充盈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