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有个功能,它见证了我们一代人对影视人物剧情取向的改变。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现在你若去看以前的几部电视,比如《帝女花》,《宫心计》,甚至是《还珠格格》等,剧中几个善良美好的主角长平公主,刘三好,紫薇等人物,从前大受欢迎的温暖善良如小白兔的主人公人设,如今在弹幕上都被人吐槽得不要不要的,大家送一称号叫做“白莲花”。为什么呢?善良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没有原则的善良更像纵容恶人的元凶,本质上是另一种做恶。你以为世人都能被感怀?省省吧。
大概是这种观念的转化,如今的电视剧在刻画人物方面不再像从前那样绝对。所谓的坏人不再是坏到没理由的单纯恶人,而主人公人设方面,也不再善良纯洁如小白兔,他们在该善良时充分善良,在该冷酷时也绝不手软。
《甄嬛传》大获成功,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其中的人物,除去甄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物都有血有肉,就算“坏”,也能让人在憎恶之中生出一丝悲悯来。华妃如此,安陵容如此,皇后宜修亦是如此。
谁堪活在她人的阴影之下?
宜修虽然贵为皇后,心底仍然充满着许多不自信甚至自卑。她生平最痛恨别人说庶出二字,为何?这两个字带给她太多的痛苦。
在最后一场与皇上相见的戏中,她哭着说:“皇上,你可曾知道,庶出的女子有多痛苦啊,嫡庶尊卑分明,臣妾与臣妾的额娘很少受到重视,你何曾明白呀?”她终于崩溃着道出了自己心中多年的苦痛,这是她从小的桎梏和阴影。所以,当祺嫔在听戏的过程中为了拍皇后马屁而不小心口误时,她表面大度内心却实在波澜万千。她用雍容华贵,仪态万千去掩饰背后的落寞,可是她明明知道那个伤口永远都不会长好,轻轻一碰,就会溃烂。
在现代,人们尚且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奋发图强,但是在那个女子仰他人鼻息的时代,太难。
更何况,她那个嫡出的姐姐,不仅在身份上比她尊贵,更在美貌和才华上处处胜过她,这样的宜修,成长在那里的环境中,如果依旧心地单纯如白纸一般,就显得太不可靠了。所以,想必在母家的时候,她面对姐姐时,就只能表面恭敬谦和,内心波涛汹涌,难以平静了。
在嫁人之后,她以为她喜得良夫,有了一生的依靠。她的丈夫在她刚入府时,亲自为她戴上玉镯,对她说:“愿如此环,朝夕相见。”也承诺她说,若是生下皇子,福晋之位便是她的。但是她生下了皇子,她的姐姐又来到了她丈夫身边,不仅夺了她的位份,也夺了她夫君的所有宠爱,她以为自己的生活从此有了光明,却不想短暂如斯到如此程度。未来的一辈子,她依旧摆脱不了姐姐嫡出的尊贵身份以及才貌俱全的光环。她刚在阳光下探出头,乌云又遮住了那片阳光。说是不恨,是不可能的。
螽斯门,她一生更大的一个痛楚
皇后为了自己的后位稳固,害死了很多孩子。她姐姐的,以及其他妃嫔的。她的内心早已不在乎了,对姐姐的孩子,自己的亲外甥都下手了,还会在乎别人的孩子吗?她的心早在自己的孩子死的那一刻冻成了冰窖。
孩子的死是她毕生的痛。大概也是在那一刻,她明白了在帝王家不受重视的孩子是命如草芥的,如同她自己一般。这种痛被无限放大延绵了。所以她恨后来一切被皇上重视的孩子。因为那是她的孩子不曾得到的关怀和宠爱。
她不恨三阿哥,因为三阿哥从来就不受皇上重视。她也不理四阿哥和五阿哥,因为那两个也不受皇上的重视。他们与其说是对她构不成威胁,还不如说是与她的大阿哥同病相怜。
但是她无法容忍自恃恩宠的富察贵人的孩子,因为皇上对这个子嗣看起来颇为重视。她当然更加无法容忍甄嬛的。
太后知道她干的一切行径,她罚她去螽斯门站着。她站在那里很久,可是她一想起自己的痛就觉得无法反思。皇室需要多子多孙,但是她的孩子呢?一站在螽斯门,她就想起自己不受重视高烧不治而死的孩子。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所谓螽斯门,就是盼得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可是身为皇后,她却没有自己的子嗣。从前因为姐姐,后来华妃,甄嬛,一个个夺得皇上的宠爱,她连分一杯羹都做不到。每每皇帝去她那里,不过是应景,为了宫中的规矩礼仪,他来时,甚至还没等她洗涮完,就已经见他睡着。她只能守着皇后的荣光,在深夜里望着他的侧脸,紧紧相拥而眠。所谓螽斯,多子多孙,并不在帝后两人之间,多么讽刺。
良心这回事,她早已经抛弃很久了
从前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她害死了她姐姐和她腹中的孩子。后来她发现,她所做的一切,太后都知道,但是太后却默许了她的行为。说出来不过一个笑话,太后需要她的心狠和坚强来保住乌拉那拉氏的荣耀。所以就算她害死了她的亲姐姐,太后还是没有追究她;皇上又何尝没有私心,为了自己的帝位永固,狠心杀害了华妃的孩子,自己的亲生骨肉,令华妃永不能怀孕。每个人都存在私心,太后的纵容,皇帝的狠辣,都是为了成全自己罢了?既然如此,她为自己的私心成全自己又有何不可?
良心这种东西都是相对的。太后和皇上都为她作了最坏的榜样,她很早就明白在帝王家生存没法好好与良心这种东西共存。
华妃凌厉跋扈,如果她软弱,大概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踩在她头上凌辱她。她明白皇上会忌惮华妃,但是却未必会保住她。所以甄嬛的出现才令她感到害怕。这两个人,她更怕后者。以华妃的城府以及年羹尧的跋扈,她知道自己不必费太多的力气,皇上与她在一条战线上,所以她只需借助一些力量,借力打力。但是甄嬛不同。有了她,她感觉自己原本就与皇上不近的距离开始拉得越来越大,直到她再也抓不住皇上任何的心思。
印象很深的一场戏是皇上因为敦亲王的请封奏章大发脾气,皇后急匆匆赶到,却发现甄嬛已经在里头陪着皇上了。我想那一刻,才是皇后感觉威胁最大的时刻。所以的加封都不过是虚名,最重要的是皇帝的心在哪里。人抓不住,心也留不住的时刻,才是作为一个皇后全面崩盘的时刻。从前她还能有点信心,因为那样的时刻,一直是她陪在皇上身边的。
所以,皇后不得不费尽心思,利用她姐姐纯元的衣物,来陷害甄嬛。更在甄嬛出宫之后,再不维持皇后表面的雍容大度,在甘露寺中对其冷言苛责。能让她撕下面具,她是真的非常恨甄嬛,因为她跟她姐姐一样,既拥有了她夫君的身,又夺了她夫君的心。
大抵是心底太苦,太了解自己,所以宜修在死的那一刻,我们都不曾看到她的悔恨。她这一生的执念,已浸刻成伤,伤了自己,也伤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