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络读书群的读者们,一边读着电子书,一边给我鼓励,说:
其实,我们还是爱纸书的。
而作为传统出版社的一枚非虚构类图书的老编辑,我,却总是说:
其实,我,并不看好纸书本身。
我深信,纸书,很快它会像甲骨片、竹简、线装书一样,变成“文物”和“收藏”。
所以,作为一个图书编辑,我们要做的事情,也不能局限在纸书本身。当越来越多的阅读平台把纸书搬到了手机上——虽然,图书编辑们还可以说,那也还是我们的版权。但是低价、分享经济、环保阅读……已经越来越挤压了图书本身的生存空间。而网络原创平台——像简书、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百家号、百度阅读……更是让作家们,不在觉得自己必须去找出版社出书了。
出版社这些年首印越来越低,主发越来越少,对于编辑来说,需要作者自带粉丝、自带流量、自带销量……写一本书需要花很多时间,对于一个有专长的老师来说,不及一次大型会议的讲座发言的收入、不及一个课题经费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为什么一个优秀的老师还需要写书?我们能够为作者提供的,除了一本看起来“高大上”的书以外,还有什么?
这几年,我在做互联网和计算机相关的图书时,一直在和做互联网媒体平台、以及做互联网新媒体推广业务的朋友们密切联系,除了在这些平台上发现差异发现优势发现作者,保持我们做书的最大的优势——把内容做到更好——更重要的是,我们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布局自己的媒体矩阵,我们与做新媒体推广的公司联手,让图书作者的价值外延到广阔的网络空间。
当我不再只是把自己作为编辑,不仅仅站在出版社、站在自己平台的角度看作者,而是让自己成为作者的经纪人、作者的版权代理人,去思考,什么样的平台更适合这个作者,这时候,我的视野就打开了。
于是,我会乐于将将我们的作者推到各种更适合他的内容呈现的媒体平台上去——
——让年轻的作者的新书《重运营》通过众筹网等平台在出版之前频繁曝光,提升他们的知名度。
——让作者们以作家身份加入百度阅读等原创作家平台,将内容同步网络发布,给作者和图书带来更多粉丝。
——让资深的作者、IT培训老师们进入51CTO、百度传课等优秀的视频课程平台上,视频教程的推出,不仅仅是为了给书带来销量,更重要的是,他们切切实实给老师们带来了远远高于图书稿费的收入,也让无数听课者受益。
——让优秀的创业者作者,到新华社、电视台、新媒体平台,通过讲座、分享,用自己的创业故事和经验给听众带来更多收获的同时,也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体现。
——甚至,我想,当需要的时候,应该抛开小小的出版本身的利益,让更适合被听到的外语老师去上优秀的语音平台,而不是出一本被淹没的纸书
……
非常高兴,简书推出了版权中心,简书做的这件事,同我这篇文章所说的一样,正是要给简书平台上的作者们,提供包括出书在内更多的机会。所以,我特别高兴,在我的媒体矩阵里,又多了简书这一有实力的创作平台。
今天,纸书,只是媒体矩阵的一个小小节点。重要,但不唯一。
谨以此文,祝贺简书版权中心成立!也以此文,作为我来到简书的一张名片——
我是图书编辑书香云舍。
出个作品,不只是书。
我想做一些比出书更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