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事儿我不纠结

这图看了之后我很纠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对于事物没有任何的认识。我们的成长是靠父母、同学、老师、书本、电视……来认识世界,在与外界不断碰撞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完善自己的世界观。

之后,经历种种,对于事物会有独一无二的见解与做法。由此引发了两种不同的理念。

一是孟子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也是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首句。

没有人性,不为善德,这就像河水从不往上流一样;人性,都是被周围环境塑造出来的。

二是李宗吾从曹操脸厚心黑悟出的“厚黑学”,也是耳熟能详的处世之道。

妹妹看到好吃的,自然会取之自食,还会主动防止别人的抢夺,人性天生如此。

对于别人的事情,我总是用“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不知是自己是上善若水了些,还是脸厚心黑了些。

年后去姐家,不巧的是正遇到姐和姐夫两人吵架,双方为了酒闹的矛盾。

男方要求在自己奶奶的丧礼上用好酒,无论自己几个亲兄弟如何,自己也要花钱购买几十箱酒,好好送走自己的奶奶。

女方觉得男方有很多兄弟姐妹,该分摊着买,不该那么不顾家,乱花钱。

不得不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再加上当时姐递眼色让我坐在旁边,就像我是在“助威呐喊”、施加压力一样。这出“戏”越唱越离谱了,我不得不唯唯诺诺的说着“不要吵架”,然后找个理由逃离。

最终的结局也是可以预见的,两人合起来找个机会把我臭骂了一顿。

我总是后知后觉着,搀和这种事情之后,莫名其妙的躺枪。家事本无对错,只有和不和谐;两口子的事情是不能插手的,等同于引火烧身。

所以,关于别人吵架,别人闹脾气,别人离婚,迅速逃离开来,什么都不要想。清官都解决不掉的事情,我更不想去参与其中,否则有点儿蠢。

可能我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内心世界比较肮脏;也可能是我太偏向姐姐。总幻想男方这种好言巧语背后,是有着些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我会想到低价拿酒高价出售之类的事。

还记得契诃夫写的那篇著名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将军并没有处置他,可他纠结着将军如何对付自己,主人公最终想象着面临处置的画面被自己给“处置”了。这也许是我被臭骂一顿的终极原因。

所以,一般无论什么事情都需要事实证据,不然就会呈现娱乐属性。这和最近头条里的“出轨详情”、“离婚内幕”没啥区别,猜来猜去只是为了娱乐,为了加强自己的自媒体属性罢了。


头发有多少,想法就有多少

甭管我们上善若水还是脸厚心黑,我们还是该活在当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即可。听风就是雨,以讹传讹之后,会发现和本意已经脱钩了。

纠结的妄想,它只是侵蚀自己、破坏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作用罢了。


图/来源于网络

文/陈陈美美

我想小而美,甭纠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