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与朋友一家小聚,饭桌上天南海北地聊着,相谈其欢。在新的学校里,朋友家的孩子比女儿早几届,作为学长,他们真的是谆谆告诫我们很多,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跟老师的交流方面。
回想起来,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让我们能参加家委会一定要参加,这样能有更多的机会更老师交流互动。
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有学校家委会这个职位的,我们上学的时候家长都很忙,基本上不会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但是现在的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几乎都有家委会的影子存在。
家委会是“学校家长委员会”的简称。学校成立家委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比如反映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最终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
家委会成员有:主任、会计、后勤、宣传等,同时这套组织班子,并不是报名就能参加的,如果报名的人多,还需要在全班面前进行演讲、竞选,投票高的人得之。这便出现了之前网上报道过的竞选家委会狂晒履历的情况。
并不想去说家委会有多好,或者有多不好,自己没有经历的事情,不能妄自评判。
说好的人,因为加入家委会有机会跟老师有更多的互动交流。
说不好的人,因为有一部分家委会成员的独断专行伤了部分家长的心,导致抹黑的话语出现。
因为工作的原因,女儿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自己都没有加入家委会,跟老师的互动也很少,这些年都是靠她自己一步步走来,也走的很好。
初中进入关键时期,女孩子也进入青春期了,确实应该要跟老师有更多的互动,但是不停地打扰老师会比较唐突,最近在犹豫是否要加入家委会,依然担心自己的工作。如果老师布置一项任务,比如要紧急收集全班家长的信息,自己该怎么办?
因保密协议限制,公司电脑禁止登陆QQ,微信一切聊天软件, 因此上班期间根本没有办法去做这些事情,甚至经常去会议室开会,连手机都无法带进去。比起很多工作自由的家长,这完全不占一点优势。
做一名不合格的家委会成员,还是做一名合格的普通家长,只有通过分析后,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任何事情都得量力而行。
女儿一直都是话不多,用她的话说:“会的题目不用举手,不会的题目为什么要举手”,多次让她要学会表现自己都无果。最终也只能随她去了。
是的,随了我的性子,我自己这么多年都不爱表现,为什么还要逼她。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做家长的不能干涉太多,只要在边上注意一下,不要走偏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