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自我和本我,告别习惯性自我否定!

一、概念:

三种意识:

️意识,位于心理结构最表层;

是最直接的感知,比如早上醒来打开窗后,感受到迎面吹来的一阵微风。

️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

在日常生活中处于潜伏状态,但可以被唤起,比如一些模糊的记忆;口误、做梦也是前意识在起作用。

️无意识,位于心理结构最底层;

无法直接感知,是被压抑的愿望和情感,比如一些不愿想起的创伤、最原始的欲望等。

“三我”

1本我:是人最原始的欲望,具有“兽性”特征。

遵循愉悦原则和涅槃原则:既追求快乐至上,也具有死亡倾向(如攻击他人、自我惩罚等)。本我就像一个被溺爱的小孩,常常会说:“我就要这么做!”

2自我:我能够这么做

自我来自本我,体现“人性”。遵循现实原则,是受外部世界影响而改变的一部分本我。 自我就像一个仲裁者,判断后才做决定:“我能够这么做。”

3超我:我应该这么做

超我是自我的一部分,包含自我理想和道德禁忌,接近于“神性”。遵循道德原则,对自我和本我进行约束。超我就像一个完美主义者,时常苛责自己:“我应该这么做!”

二、关系

超我通过自我来压抑本我的欲望,自我同时受本我、外部世界和超我三方面的奴役。

当自我与超我关系紧张时,会出现负罪感、自卑感和忧郁症。

当超我太强时,容易苛责自我,顺从他人,唯唯诺诺,也会出现强迫症和抑郁情绪。当本我太强时,言行会不顾社会规范和道德,容易冲动、情绪化、自大。

只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达到平衡状态时,人格的马车才能朝目的地稳步前行。三者中的任意两者失衡,都会造成人格和内心的冲突,严重时就会形成日常生活中的神经症--焦虑、自卑,怀有负罪情绪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杜威给教育下了个专门的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
    暖暖_a004阅读 503评论 0 0
  • 昨晚接儿子回来的路上,我问他:家政老师有没有让你写什么笔记。儿子说:没有,老师让我写什么笔记。我说:我看家长都发消...
    9a22209a4399秋色阅读 681评论 0 0
  • 当学生意识到学习对他们所在意的老师很重要时,学习对他们也会很重要。(启发,因为一个人,恋上一座城市,虽然是段子的成...
    文芳读写阅读 663评论 0 3
  • 要想获得既稳定又高效的自我成长,我们不仅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方法论(即武功招式),更要学习思考的方法,提升思考的能力(...
    羲有时光阅读 441评论 0 1
  • 要想获得既稳定又高效的自我成长,我们不仅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方法论(即武功招式),更要学习思考的方法,提升思考的能力(...
    羲有时光阅读 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