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类似油车的兴起带动了石油和加油站的普及,电车的兴起一定也会带来充电桩和电池的普及。
特来电,星星充电,普天充电,国家电网这类算是水龙头,这些企业相互之间是竞争对手,大概率不会做信息互通。而且对于这些企业来讲,更多的还是守住水龙头这个资源,从中收取流水差价,类似银行一样。
在水龙头跟用户之间其实还有段距离,充电桩聚合类服务的空间便在这里。因为信息不通,标准不统一,用户需要针对每家充电桩各下载一个 App,需要充电的时候在每个 App 里面去搜索附近是否有可用的充电桩,这个过程体验很差,最终让充电成为用户使用电车的一道门槛。
痛点
车主
- 不知道哪里有充电桩,手机上得安装五六个充电桩 App 然后一个个看
- 不确定某个充电桩是否可用,到了才发现充电桩是坏的,或者车位被占
- 不能预约锁定某个充电桩,达到充电站后发现之前看的电桩已经被占
桩企
- 建桩选址需要比较全面的数据指导
- 如何将繁华街区的充电需求疏导到较偏的地区,提高电桩整体的收益
核心功能
汇聚所有充电桩的位置信息,并实时更新其使用状态和故障情况,为车主提供一站式「找充电桩」的功能
解决用户痛点
让用户在一个 App 内完成充电的整个核心流程:
- 基于地理位置的充电桩搜索
- 预约锁定充电桩
- 充电完成后进行结算
解决桩企痛点
结合用户数据对各个时段各个地区的充电需求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
- 通过对充电价格(电费+停车费)进行动态定价,提高繁华地段的充电站收益;
- 通过给用户提供充电站繁忙状态预测,引导用户使用偏远街区的充电桩,提高电桩使用率。
核心价值
- 让电动车主随时随地都能充电,促进电动车的普及
- 收集到的海量能源和充电数据是汽车工业以及能源工业的信息宝藏
- 线上线下双流量入口
拓展能力
在核心功能之外,可以从工具、社区、电商等方向探索商业化路子
工具类
- 路径规划(低频需求)
主要针对长途旅行,需要能够根据目标充电站的空位、功率等情况自动安排充电计划,规划行程时间 - 车辆监控(高频)
将各个品牌车的 App 功能都集成进来,在用户绑定车辆之后提供车辆的状态监控,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比如:- 电池监控
- 循环次数监控
- 电量监控
- 充电时间预估
- 充电完成提醒
- 电池温度监控(如果能拿到数据的话)
- 行驶数据统计
- 总里程
- 每日里程数
- 行程轨迹
- 速度统计
- 电池监控
社群类
最近几年,电动车还处在慢慢普及的阶段,所以对于很多新手车主来说,会非常需要社群里面的一些知识分享和相关教程,这样也非常容易吸引一些不同品牌的意见领袖在社区活跃。
电商类
围绕车辆周边提供电商服务,也可以做成「好物推荐」这类的导购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