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任何事情的答案,一定在世界的某一本书里。
可能是近期类似题材电影上映比较少,网络漫天的吹捧豆瓣9分以上,不得而知,搜索豆瓣实际评分8.5,观影后个人打分7.5~8.0之间吧。
影片内容很简单,叙述一位亚裔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以录像叙述形式开头展现。镜头一晃妈妈帕米拉去世,爸爸大卫和女儿玛格相依为命。而这一部分导演用了几乎纪录片形式,也用了大篇幅来展现。
从大卫和女儿聊天的最后一句“Mom would been too”然后又删除,显示他不愿意提及妈妈,也为后来种种冲突埋下伏笔。大卫和玛格对于妈妈的离开都很痛苦,而大卫采取永不提及(包括妈妈的生日)来逃避他内心的痛苦。
这些举动让玛格更加孤独无法倾诉,她很懂事同时又非常想妈妈,内心的压抑总要找个出口,就是网络,也扣了本文主题网络追踪。
全片节奏紧凑,关键点也埋伏的有始有终,对每个伏笔都算能呼应的上,但对于豆瓣的高分还是有些差强人意。好的电影总会观影之后引发深思,脑海里还会有情节回放。
捋顺下过程:玛格失踪—女警官介入调查(大卫开篇搜索女警出现一张照片,埋下伏笔)—女警试图说服大卫玛歌是离家出走(未果)—大卫通过网络锁定女儿出事小湖边—女警排除范围搜索无果—大卫通过网络锁定吐烟小混混(无果)—大卫通过网络查看打捞汽车图片发现衬衫锁定玛格叔(误会)—女警告知大卫凶手畏罪自杀—大卫通过网络查询网友联系方式发现女警说谎—女警伏法原来是想保护失手将玛格推下山崖的妈妈主动请缨误导这场追踪—大卫没有放弃玛格—玛格被救—大团圆。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快捷,如果不是网络,大卫也无法找寻玛格。但同时网络也让人们没有隐私,女警儿子正是通过网络开始一步步接近玛格造成了后边的悲剧。
影片也有一丢体现人性,黑人卷发妹在大卫问及玛格时候她说并不熟悉,可后来却在网络直播出现哭诉自己好朋友博得高点击量和关注量。一群屏幕背后的吃瓜群众各种发酵整个事件,褒贬不一,可凡事都是双面性,同时一些志愿者通过网络了解到此时加入搜寻队伍。
大卫并没有因为网络暴力而失去方向,似乎只有一个念头,我女儿还活着,他的这个信念并不是盲目,而是逻辑分析思维,冷静梳理整个事件任何不和情理的疑点,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
影片之所以我认为不足以豆瓣8.5分,以下几点,纯个人观点,也许是我没看明白之处:
1、既然是网络追踪,当然跟网络有关,几乎都是通过网络寻求蛛丝马迹。不得不佩服大卫的敏锐的观察力,但同时总感觉苹果电脑做广告,不过可能是本人刚买了苹果电脑缘故,对于收纳,记录,学习方面苹果电脑确实有着强大的优势。
2、对于吐烟小混混那条最新信息“她和我在一起呢”这条线索并没有很明确的指出为何那么写,玛格到底和他们有无交集,处理显得有些多余,似乎只是为了多一条疑惑而已。
3、对于猥琐大叔自杀认罪视频,未交代清楚,女警官是什么法力让一个活人能做出这样的顶包事件,询问和交代稍显潦草。
4、结尾有些仓促,悬疑力度太轻,怎么就通过联系广告头像女孩知道女警官撒谎,就能锁定犯罪嫌疑人就是女警官,这之间还应该加点什么才感觉更加顺畅,惊悚不足,悬疑有余。
最后,通篇其实就是伟大的父爱,一个足够敏锐而相对冷静的父亲通过自己强大的第六感和熟知的网络知识,运用合理的逻辑分析能力找到了女儿。也告诉我们父母和儿女要注意多沟通,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却也成为最弱最虚伪的短板。
好啦,到此,以上就是小Q对这部小成本豆瓣高评分的悬疑片《网络追踪》所有印象,欢迎留言探讨,关注回复“生日密码”有惊喜哦。